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勇:基于经验维度研究宗教——英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范式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6年9月19日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经验维度,即否定一切晦涩难懂的先在性的理论前提。例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层结构”的关系发展为“基础-经验-上层结构”的关系,认为只有人经验到了的基础与上层结构才能在其行为中起到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经验的维度也自然延伸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研究中。

 

英国马克思主义提出新的观点

 

1956年英国新左派诞生,开始重新解释马克思,他们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过程中重新阐释宗教意识的独立性、历史性、文化性与社会性,走的是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研究之路。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研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理解怪异比拒绝怪异重要得多”。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底层大众的怪诞行为不能简单地以野蛮与迷信来加以拒斥,而应对其成因、实际状态、目的诉求以及历史影响进行分析。在这一主题下,英国马克思主义对清教主义、新教各教派、家庭主义者、不从国教者、属灵论者、各种异端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其二,“英国人生而自由”。在英国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一传统在近代的体现即英国的宗教运动。这也是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的主题。其三,“真理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变成谎言”。希尔认为,旧有真理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变成谎言。这种批判构成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宗教的理论依据之一。它不仅帮助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研究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权威,而且将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研究的重点确定在个体的宗教意识及其社会意义上。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研究范式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研究主要在五个领域内进行,有其自身区别于西方传统的宗教研究范式。

 

第一,宗教元典研究。英国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元典的研究并不阐释文本内的神学思想及其内在联系,而重点阐释文本变迁与社会实践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点上,希尔的《英语〈圣经〉与17世纪革命》一书最具代表性。

 

第二,宗教现象与宗教运动研究。该研究将马克思“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论断与具体的历史事实的阐释相结合,以底层百姓所归属的教派或参与的宗教及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认为这些宗教派别与运动正是英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母体,底层大众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而针对宗教运动的研究则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底层史学观的生动表达。

 

第三,宗教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研究。这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研究的核心部分,涉及宗教与科学、经济、政治、革命、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在英国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它在横向上与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活相关,纵向上又和历史与未来相联系,并且这种关系是永恒辩证的。希尔的《革命前英国教会的经济困境》一书是其经典之作。

 

第四,个体宗教意识及其功能研究。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学派所要建立的是以个体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所以他们格外关注个体的宗教意识及其意义,认为个体的宗教意识不仅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起关键性作用。代表性著作有汤普森的《威廉·莫里斯:从浪漫到革命》。

 

第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英国化研究。汤普森认为英国民族天生是新教民族,英国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土的新教意识相融合。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过程中,英国就出现过很多红色礼拜学校以及用摩西十诫格式写成的“红色信经”,代表性作品有莫尔顿的《社会革命与基督教中的共产主义与道德》。

 

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自身特点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英国新左派兴起,宗教研究逐渐成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显学。在百年来研究的基础上,英国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下列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教观。

 

其一,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一个与其所处的社会与历史密切关联的开放性系统,是社会有机体中的重要因素。社会改变会引起宗教内部的变化,而宗教的变革也必然会引起社会的相应反应。宗教不仅与政治、经济等领域有显而易见的联系,而且与历史传统、思维方式、文学、习俗等领域有着重要联系。

 

其二,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持一种辩证的宗教观,认为社会存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需要对这个复杂的综合体区别对待;只要社会生产力与文化传统存在差异,社会存在就不是单一体。另外,并不存在某种静止不变的宗教意识,宗教意识从来都是以“融合者”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简言之,宗教意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母乳似的”意识,这种意识属于固有的、内在的传统因素,依托直接经验、口传传统或民间记忆;第二部分是信仰与理念的“入侵体”,它“来源”或借助于他者而成为宗教意识的组成部分。同时,外来理念在转移与教化过程中会有所改变,它会依据社会现实需要以及阶级政治目标等因素而改变。可以说,每代人的宗教意识都是不同的。

 

其三,英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打破文化的传统定义,认为大众生产与生活也是文化,从而赋予传统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以文化生产力的意义,使文化意义上的宗教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表现。就此而言,宗教意识一旦形成便具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拥有自身独特的形成机制。

 

(作者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来源:201671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