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2013年第一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3年3月12日

目录 

特稿

困惑的症结--反思宗教学方法论|金泽

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成就、挑战与展望|刘金光

心与文明——佛教徒在当代社会的使命 |

理论前沿    宗教经济

宗教经济理论的限度——以中国台湾地区宗教实践为例|黄飞君

托马斯·阿奎那与安萨里经济思想的传承与比较|白若萌

专家论坛    海外华人宗教研究

海外华人传统宗教的现代演化|张禹东

青云亭《六十甲子灵签》的宗教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黄海德

海外华人宗教团体赈济侨乡社会机制研究|陈景熙

新加坡联合宫信仰模式探究|李栋材

国际视野   日本宗教研究

日本百年伊斯兰研究回溯|王煜焜

战后法日两国学者对道教存思术的关注与探讨|胡百涛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的考察与研究|曹铁娃\曹铁铮\王一建

日本学者南条文雄与中国佛教居士杨仁山的交往|嘉木扬·凯朝

元朝时期中国日本的划时代交流|(日本)渡边索

学术专题    佛教研究

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之阶序逻辑——以云南临沧佤族为例|郑筱筠

佛教东来与海南宝岛之猜想|田德毅

论新加坡汉传佛教与殖民政府的关系|张文学

现状研究  

田野中的宗教——当地人的宇宙观及宗教实践|代启福

深度解读  民间信仰研究

1 民间信仰神祠祭祀空间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以民国时期鄞县平原为例|郑衡泌

2现存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和平因子|陈祖芬\王生才

学海扬帆

宗教旅游的利益主体分析与协调机制构建|袁银枝

本期目录及主要文章摘要|梁恒豪 

摘要

特稿

困惑的症结--反思宗教学方法论|金泽

内容提要: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宗教的理解都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形成的。西方对于中国宗教的认识主要是受弗雷泽、黑格尔等人的学术观点的影响。因此对这些学术观点进行反思,是我们建构中国宗教自己的话语体系的前提。有意无意地将学术论断变成了解释工具;将范畴建构变成了认知方式,而没有充分认识其局限性,乃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此,我们要自觉地和不断地坚持以哲学的批判精神自我审视,反思宗教学的基本范式,并由此推动宗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弗雷泽 黑格尔 宗教的内在张力

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成就、挑战与展望--纪念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

刘金光

内容提要: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从依靠政策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依靠法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宪法的大原则,根据依法治国的大方略,我国不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宗教法律法规,推动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本文从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取得的成就、遇到的挑战以及今后时期的展望等三个方面,对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此纪念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

词:宗教事务 管理 法治化

心与文明——佛教徒在当代社会的使命

 

内容提要:人类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全部源于自身的无明烦恼,烦恼是人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信心”,也就是人类不相信自己内心的能力与潜能,只相信外在的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佛教以心为首、以心为本,修习佛法便是一个育心的完整过程,具体步骤即是“闻修”。人心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革新文化和提升道德,这就是心文明。心文明意味着一场人类自我的革旧图新,一次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

关键词:佛教徒 人类危机 无明烦恼 心文明   心文化

理论前沿    宗教经济

宗教经济理论的限度——以中国台湾地区宗教实践为例 

黄飞君 

内容提要:宗教经济理论是研究宗教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之一,是以排他性宗教为对象建构起来的。在运用于非排他性宗教和排他性宗教共存的多元宗教市场时从适用性和适用度两方面看均存在不足,本文以中国台湾地区的宗教实践为例,阐述宗教经济理论的解释限度,论证修订和拓展宗教经济理论相关命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宗教经济理论 适用性 适用度

托马斯·阿奎那与安萨里经济思想的传承与比较

白若萌

内容提要: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西传是西欧经院哲学繁盛的重要因素。阿拉伯文化的西传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经济思想。西欧经院学派对阿拉伯经济思想的吸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奎那对安萨里思想进行的借鉴。在经济思想上他们的观点和论述方法非常相似,主要表现在诚信、高利贷、货币、公平价格、限制商业利润等问题上。

 关键词:经济思想 西传 安萨里 阿奎那

专家论坛    海外华人宗教研究

海外华人传统宗教的现代演化                         

张禹东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海外华人传统宗教遇到了“世俗化”与“在地化”等诸多挑战;然而这些挑战在给华人传统宗教的生存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为其转型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宗教社会学有关宗教功能演化的理论,以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为实际考察对象,分析和探讨了海外华人传统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演化以及网络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外华人 传统宗教 功能演化 制度化 网络化

青云亭《六十甲子灵签》的宗教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黄海德

内容提要:青云亭为明清之际马六甲华人领袖“甲必丹”所创建,兼具华人神庙与治理华人事务官署的双重功能;而《六十甲子灵签》是青云亭用以供华人信众进行签占活动的签谱,因与该亭所祀主神“观音菩萨”相配合,又名《观音灵签》。这部签谱传自中国沿海闽南地区,随着移民的步伐传入东南亚以后,为适应海外华人的信仰需求与生存需要,被赋予了具有海外华人宗教文化特征的“神性”解读与丰富内涵,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族群、施行教育、传播文化等多种作用,长期以来对该地区华人族群的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海外华人   青云亭   六十甲子灵签   宗教信仰

海外华人宗教团体赈济侨乡社会机制研究             

陈景熙

内容提要:本文以海外华人宗教“德教”团体为研究对象,以民国年间汕头市北侧澄海德教紫澄阁为具体案例,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检索所收集的侨乡历史文献,在考证紫澄阁由创立至组织“明德善社”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948年至1949年间该德教团体受香港德教会委托,在澄海县城范围内代赈棉衣的运作方式,希望借此揭示20世纪50年代之前,海外华人宗教团体赈济侨乡社会的具体机制。

词:海外华人宗教 侨乡社会 德教 汕头

新加坡联合宫信仰模式探究                         

李栋材

内容提要:新加坡联合宫信仰模式是既有数种具有异质性宗教间联合,甚至也有跨民族系统的宗教间的联合。这种现象在某些国家和地域也可能出现,但在新加坡尤为突出和集中,这就是新加坡华社宗教的现实生态。

词:新加坡、联合宫、华人宗教

国际视野   日本宗教研究

日本百年伊斯兰研究回溯                    

王煜焜

内容摘要:日本对伊斯兰世界产生兴趣肇始于明治初期。随着国力日渐强盛,日本遂萌生侵略他国的野心,其研究着眼点亦随政治而变。日本的伊斯兰研究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昭和十年代(1935-1945),第二个高峰期则在“石油危机”爆发后出现。两者都是应时代的某种需求而诞生,政治与经济意味浓厚。虽然依旧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束缚,但是战后的日本伊斯兰研究在方法上呈现多样化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 百年伊斯兰研究 回溯

战后法日两国学者对道教存思术的关注与探讨 

胡百涛

内容提要:存思道法作为六朝上清派修习的主体法术,以其丰富的存思技法鲜明地体现了存思冥想术的特征,战后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道教法术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也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索。本文从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对主要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介绍,并随文给予适当的评价。

词:存思 身神 法国 日本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的考察与研究

曹铁娃 曹铁铮 王一建

内容提要:佛教建筑是中国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日本学者曾在二十世纪初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摄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佛教建筑的保存状况。伴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历史照片和测绘图在文物保护和修缮中的重要性正在凸显。本文以日本人拍摄蒙辽地区辽代佛教建筑照片为例,对图片产生的历史背景,日本人游历、考察、采访、测绘和发掘工作,进行脉络的梳理和评价,对辽代佛教建筑保存状况进行了今昔比对,并就历史照片同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原真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辽代 佛教 建筑 图片 遗产

日本学者南条文雄与中国佛教居士杨仁山的交往

嘉木扬·凯朝

内容提要:南条文雄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高僧、日本梵文学权威,曾前后担任过大谷大学的领导人18年。他在英国结识杨仁山(杨文会),有过一段交往。

关键词:南条文雄 近代佛教 杨仁山

元朝时期中国日本的划时代交流        

(日本)渡边索

内容提要:元朝时期僧侣在中日交流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日本入元僧的数量高于前朝,不少僧人具有外交使节的角色,而中日两次武装冲突之后,元王朝向日本派遣的僧侣亦具有外交使节的功能,因此元代与日本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连接前后两个时代的桥梁,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当中一个重要的过渡。

关键词:元日关系 入元僧侣 划时代性

学术专题    佛教研究

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之“阶序”逻辑——以云南临沧佤族为例                     郑筱筠

内容提要:佤族南传佛教社会的“阶序”是以佛教的业力和功德观念作为分类基础,以神圣性逻辑和世俗性逻辑的对立和交融形成的。它不同于印度种姓社会以洁净和不洁为分化基础的阶序,信仰南传佛教的佤族社会“阶序”体现的是佛教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系化关系,是信仰南传佛教的佤族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相互作用并趋于稳定的保障,它使生活于佤族部落的每一位成员一生注定是与整个佤族社会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关键词:南传佛教 佤族社会 阶序

佛教东来与海南宝岛之猜想              

田德毅

内容提要:研究佛教东来与海南岛的历史渊源,探察佛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对于挖掘海南国际旅游岛历史文化内涵,扩大国际旅游岛的影响,提升海南旅游吸引力,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根据早期佛教东传中国的主要传播路线和当时的航海技术等记载,提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海南是其传入或者停留前沿的“猜想”。

关键词: 佛教东传 海南 猜想

论新加坡汉传佛教与殖民政府的关系    

张文学

内容提要:自1819年开埠,新加坡社会发展史上的殖民地时代由此开始。直至1942年底被日军占领,新加坡一直处于英殖民政府的统治之下。日本占领后,将其改名为“昭南岛”,实行残暴的统治。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新加坡被归还故主,但此后新加坡却进入到反对殖民主义与争取独立自主的历史时期。本文以新加坡殖民历程的三个时期为背景,分析新加坡汉传佛教在不同时期应对殖民政府的态度,探讨新加坡汉传佛教如何一步步地走上去殖民化的道路。

词:殖民政府 汉传佛教 新加坡

现状研究  

田野中的宗教——当地人的宇宙观及宗教实践    

代启福

内容提要:人们在研究宗教时,常常忽略了一个自然的维度,因为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他们的信仰有其自然属性。本文通过对孟村的田野考察,笔者认为民间宗教不仅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更是源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只有充分理解了民间宗教的自然属性,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宗教既是规范人们道德与行为的行动指南,更是人们解释其生活、自然、祖先与疾病和苦痛的文化整体性意义。

关键词:民间信仰 生态家园 宇宙观 文化意义

深度解读   民间信仰研究  

民间信仰神祠祭祀空间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以民国时期鄞县平原为例                 

郑衡泌

内容提要:传统中国民间信仰的祭祀组织在地理空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体现了地方社会对其地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对这种祭祀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本文以浙江鄞县民国时期的民间信仰神祠祭祀组织及其覆盖的空间为例,在描述该地祭祀空间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而探讨影响地方祭祀空间形成的诸因子。

词:民间信仰 祭祀空间 鄞县

现存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和平因子

陈祖芬 王生才

内容提要: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妈祖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包含着诸多推

进海峡两岸和平的因子。清代妈祖信俗档案和当代两岸宗教直航记录中都记载了有关妈祖的

功绩,是重要的和平记忆。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圈中,妈祖信仰认同可以从两岸妈祖祭祀、

巡游档案、妈祖文化交流档案和妈祖公益慈善档案中找到坚实的事实佐证,从而体现出一种

天然的文化认同。

词:妈祖信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和平

学海扬帆

宗教旅游的利益主体分析与协调机制构建 

袁银枝

内容提要:宗教旅游以宗教文化为核心,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遭遇实践难题,需要加强分析与研究。宗教旅游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宗教场所、宗教信徒、旅游者等,彼此之间各自具有特殊性,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具有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在宗教旅游中的地位作用、利益诉求和矛盾关系,有利于建立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宗教旅游 利益主体 协调机制 构建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