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安伦:“知我者希”——兼论“道”的超越性   2013年7月24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两千多年前,老子超越普通人形而下的目光局限,从形而上的超越高度体悟宇宙的本体、本原、奥秘及其与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为后人留下了超凡脱俗的洞见和智慧。此后,《道德经》的注家如云,但纵观形形色色的各种文本,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各色文本,真正理解者并不多见,而误解者则比比皆是。许多注家热衷于《道德经》的文字校勘训诂,并不关心究竟是什么。对的误解和曲解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意无意忽视了作为万物之母的形而上超越性,或对只做形而下的理解。老子对此早有预料,所以在五千言成文之时就预言知我者希

 

受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许多国人将简单理解为事物运行的自然规律,甚至将《道德经》称为自然辩证法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中确实谈到的规律性方面的特性,如自然无为、物极必反、相辅相成等。但这些只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一些属性,并不独立存在,更不能取代作为其主体的形而上之。如果将仅仅理解为规律,无异于盲人摸象,将的某个特性当做其全部,并对产生曲解。

 

有一种认识是将仅仅理解为人生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经》中确实谈到圣人之道善为道者,但这些圣人或善为道者之都效法于超越的大道,是在人世间的体现或延伸。因此,将仅仅理解为人生准则或典范同样是以偏概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经》中的就是无,而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因此我们想把理解成什么,它就是什么。当代著名哲学家陈鼓应则干脆把《道德经》中的分为多种形式加以理解,他认为,老子书上所有的字,符号形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意涵;有些地方,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是指人生的一种规则、指标、或典范。诚然,《道德经》中看似有这几个方面的论述,但都是作为的不同特性或层面展开的,并不因此而具有不同的意涵,仍是浑然一体。如果说因为有不同层面的表现就成为不同的事物,那就犹如说某人因有喜怒哀乐而变成喜人、怒人、哀人、乐人等几个不同的人。

 

在《道德经》文本校勘训诂方面尚颇有建树的陈先生为何对会有这样的认识?原因在于他先决性地从根本上否定了老子所说的的存在。他声称:“‘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而已。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说的预设的,若从常识的观点来看,也许会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它(道)只是一项预设,一种愿望,藉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换言之,老子出于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一种愿望,杜撰了这样一个不真实的概念。这种对的认识,令人不禁想起闻道大笑之下士

 

在陈先生那里,作为《道德经》主题的被否定,的各种特性和展现就因失去主体从而成为相互之间独立并行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陈先生眼中能看到的是几种各不相同的。这样的认识完全排除了老子原意理解的

 

陈先生否定的存在,所举出的唯一根据是,例如说惟恍惟惚的,是独立而不改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这一切都是非经验的语句,都是外在的世界无法验证的。原来,陈先生否定,根据的是早已千孔百疮的实证主义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凡是不能以可观察的经验或证据验证其存在的事物,都是不存在或无意义的。如果此理论成立,则不仅不存在,而且大量建立在假设、推理基础上的科学理论都不成立,许多人类公认的事物以及诸如哲学、社科、人文等依据抽象思维建立的学科都因不能被观察验证而应当被否定,人类只能将自己禁闭在现有可验证的有限认识框架之内,不得有所超越和发展。此外,如果逆向运用该理论,陈先生否定的存在又有何证据或经验验证呢?陈先生等人据以否定的科学实证主义貌似科学,实则违背科学和理智。

 

如果作为《道德经》基石的纯属臆造,并不真实存在,就否定了以和《道德经》为基石的道教。同样,按照陈先生科学实证主义的逻辑,像这样没有任何迷信色彩的超然存在尚不能见容,儒、佛二教的就更不能见容。这样,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释道的核心和灵魂都被否定,其超越性和神圣性也随之丧失,剩下的只有物质躯壳。这正是今人所谓中华文化的现状。

 

像陈先生这种观点继承了上世纪初叶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国学权威的观点思潮。正是这场盲目接受西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运动,毁坏了传统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价值意义的精神超越核心。如果不能对那场科学主义思潮有深刻的认识、反思和清理,复兴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作者系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理事会主任)

(来源:2013716日《中国民族报》)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