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栋:当代世界:透视影响叙利亚时局的宗教与民族矛盾   2012年3月20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前景对中东巨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因为其涉及到伊斯兰世界内部多重的教派民族矛盾、阿以关系、伊朗核问题等关系地区局势的重要因素,一旦叙利亚局势恶化,那么中东地区纠缠复杂的矛盾将被引爆,很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混乱。而要彻底理解叙利亚在伊斯兰世界地位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叙利亚政局的复杂性,就要从其国家建构的过程、国内教派和民族矛盾,以及阿拉伯民族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历史等多方面去考察。

 

阿拉伯复兴党与阿萨德政权的建立

 

近代以来,阿拉伯半岛同其他亚非拉地区一样,长期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19世纪初,在叙利亚出现了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并逐步形成了以此为纲领的政治组织。19643月,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领导叙利亚复兴党的重要人物就是哈菲兹·阿萨德以99.2%的高票当选叙利亚总统,开始了对叙利亚长达30年的统治。1994年,阿萨德的长子巴希尔遭遇车祸身亡,原本希望做一名医生的巴沙尔成为了新的接班人,并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参与政治。20006月,老阿萨德去世,巴沙尔顺理成章执掌复兴党并接替总统大位。巴沙尔上台后,一方面继承父亲阿萨德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开始着手进行一些改革。但过快的改革步伐遭到了国内一些元老和保守人士的反对,改革无果而终。由于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国内严重干旱,石油资源减少,叙利亚经济发展也面临掣肘。在这种背景下,叙利亚国内局势日益紧张,2011年西亚北非政治动荡出现后,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巴沙尔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叙利亚局势之所以迅速恶化,一方面有外部势力干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叙利亚长期以来的教派和民族矛盾被外部势力激化和利用,国内的反抗情绪被点燃升温。

 

叙利亚国内的教派和民族问题

 

叙利亚现有人口2300万,其中85%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中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当前的巴沙尔政权就出自阿拉维派,属于少数派掌权。阿拉维派总人口仅占叙利亚总人口的13%,却长期执政,这使得逊尼派穆斯林对现状不满。恰恰是因为教派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叙利亚乱局中,以卡塔尔、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最坚决地要求阿盟和安理会对巴沙尔政权采取行动。这些国家声称它们的目标是推动叙利亚实行民主制度,但其背后动机完全是出于教派和民族冲突。

 

首先,卡塔尔、沙特等君主国都是逊尼派当权,天然对于什叶派当权的叙利亚有对立情绪。其次,叙利亚曾经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反对伊拉克伊拉克当时的萨达姆政权属于逊尼派,而伊朗既是什叶派国家又属于波斯民族,因此海湾国家与伊朗有着深刻的矛盾。第三,“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世界反西方情绪上升,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三方所谓的“什叶派联盟”乘机扩大影响,引起了海湾国家的警惕和反对。

 

除了教派矛盾,叙利亚国内还存在着民族矛盾,在反对巴沙尔的人群中,库尔德人是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东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库尔德人是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的第四大民族,总人口约3000万。尽管库尔德人与阿拉伯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库尔德人多属逊尼派,历来与阿萨德总统所属的什叶派分支阿拉维派水火不容。

 

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与教派矛盾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通过传播伊斯兰教将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消灭了多神宗教,使他们形成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民族,取代了当时已在半岛流传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不仅具有宗教上的意义,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政治意义,它的出现结束了半岛的部族纷争,把地理上的名称“阿拉比亚”改变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穆罕默德在世时,作为宗教和政治领袖,并未明确指定继承人。后来各派协商组成联合选举团,决定通过协商推举继承者,并推举早年追随穆罕默德的德高望重的阿布·巴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继承者)。其后,欧麦尔、奥斯曼和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先后被推选为第二、三、四任哈里发,史称“正统哈里发时期”。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教不断开展对外征战活动,扩大了领地和影响,但另一方面,在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遇害后,穆斯林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分歧,出现内讧和分裂。第四任哈里发执政期间,穆斯林内部纷争不断,造成了伊斯兰教第一次大分裂。随之出现了一些教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逊尼派、什叶派、哈瓦立及派等。

 

今天,真正由什叶派掌权的国家就是伊朗,其人口中大多数也是什叶派。叙利亚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什叶派占人口的少数,但属于什叶派的阿萨德家族却是当权者。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叙利亚同伊朗具有特殊的密切关系,与卡塔尔、沙特等逊尼派掌权的海湾国家则势不两立。可以说,借助现实社会问题和政治分歧,利用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来实现各自政治集团的现实利益,是今天包括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出现大范围内部动荡、外部矛盾的深层原因。

 

有人称当前阿拉伯世界的这场大动荡为“伊斯兰革命”,认为这场巨变开启了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太过简单和概括。也许在突尼斯,人们最初走上街头确实是为了争取自我权利、要求改善民生、表达民主诉求,但随着局势发展,这种热情是不是被一些政治集团和外部势力利用了?当前中东的地缘政治变革反映了相关国家内部的多重矛盾,打乱了相关国家原有的组织结构,但“革命”后新的国家建构能否顺利完成,各方政治势力能否实现新的平衡,社会能否就权力归属达成共识,仍然是未知数。以推翻“异己”现政权为目的的行径达成之后,叙利亚就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了吗?根深蒂固的矛盾和现实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吗?这些都是值得人们观察和深思的问题。

 

(作者单位: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来源:《当代世界》20123月版,引自中国日报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