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文化类)招标评审工作会议召开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12年04月05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2-04-05
 3月29日至30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文化类)招标评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图为评审会议现场 |
3月29日至30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文化类)招标评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按照现场提问和答辩、集体评议、独立投票等规定程序对初评入围课题进行评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主持会议并讲话。
佘志远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专题设立重大文化类项目的相关背景。他指出,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意见,今年国家社科基金把深化文化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列入重点任务,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之一,为此专题发布36个文化类重大项目招标选题,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共受理投标331项。
佘志远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特殊的重要使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想引领、理论支撑、价值导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深入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社科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文化类课题研究涉及领域广,具有综合性、多学科性特点,利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个平台,有利于吸引汇集一流的专家学者团队,整合相关研究资源和力量,集中推出一批有重大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
他强调,重大项目评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公平、公正、科学的评审原则,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质量和创新导向的评价标准。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质量是第一位的要求,创新是判断能否立项的重要依据。建议中标课题应当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鲜明的问题意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要根据不同类型课题的特点和要求,科学辩证地看待子课题设置、研究团队和预期成果,避免“大而全”。建议中标课题应突出研究重点,解决关键问题,体现有限目标,力求务实管用。三是要把现场答辩作为一个学术探讨和集思广益的过程,提高答辩质量和水平。通过与投标人面对面的交流,更为全面和准确地了解投标人对课题的总体把握程度,了解投标者的理论功底、学术背景和条件保障,做出综合分析评价。
此次会议评审结果将于近日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上网公示。

图为与会的专家学者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