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学者谈季羡林“大国学”理念:地域文化统统应纳入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3年11月29日 时间:2013-11-29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他地域文化也很重要。因此过去光讲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是不同意的。长江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其实都应该包括在国学里面。”

以上是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生前学术助手蔡德贵在“季羡林先生精神遗产传承座谈会”上,读出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生前口述历史时说过的一段话。

7月9日,季羡林先生逝世四周年之际,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济南主办召开了“季羡林先生精神遗产传承座谈会”,蔡德贵作了会议主题发言。

“季老有个非常明确地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的地域文化,一共分了22个地域,他认为地域文化统统应该纳入国学的研究范围。口述历史的过程中,他非常仔细地强调了满学、蒙古学,蒙古学在世界范围内是显学,可惜在中国境内研究蒙古学的人寥寥无几。他感到非常的难过,而且非常的担忧。然后像藏学、回学、维吾尔学等等都属于国学的研究范围。他经常强调纳西族,纳西族提倡一种天人合一思想,和儒家道家互补起来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一致。纳西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我们只是没有注意到而已,但贡献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蔡德贵补充到。

此外,蔡德贵还表示,在季羡林给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题词中,他写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季老晚年一再多次地强调大国学,认为创建大国学是当务之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夏莉娟]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