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伊斯兰文化论坛——丝路文化与中国穆斯林”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14年10月31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4-10-31

 

大会主席台

 

1025日,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联盟、西北民族大学中东文化研究所、甘肃南园啤特果饮料公司协办的伊斯兰文化论坛——丝路文化与中国穆斯林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飞云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古老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的交通,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不同民族的融合,发展了古代经济的繁荣。两千多年来,在长达数万里的丝绸之路上,沿途的宗教、哲学、文化、艺术源源不断地传入我国,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文明的内涵,同时也将华夏文明传到了西域和欧洲,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7世纪以后,这条繁忙的经济文化走廊,又起到传播伊斯兰文明、推进穆斯林各民族融合的作用,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扎根落户,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重现古老丝绸之路的辉煌,将会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鉴于丝绸之路与中国穆斯林的紧密联系,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联合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联盟、西北民族大学中东文化研究所、甘肃南园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伊斯兰文化论坛——丝路文化与中国穆斯林学术研讨会。

 

 

大会会场

 

会议由兰州大学伊斯兰研究所所长丁士仁教授主持,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做了开幕讲演,肯定了此次学术论坛在推动新丝路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原甘肃省委副书记禹贵民、原甘肃省副省长李膺、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喇智敏、兰州大学教授、原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等各界领导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燮藩、副研究员马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宇洁、北京经学院副院长铁国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白莉、南京大学副教授洪伟、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建平、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教授葛壮、宁夏大学外国语大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金忠杰等50余位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学术机构研究伊斯兰和阿拉伯文化的教授专家出席。

 

第一场研讨会围绕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的主题展开了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周燮藩主持,人民大学教授王宇洁点评,马丽蓉教授《丝绸之路与郑和的外交贡献》、丁俊《丝绸之路与中-阿(拉伯)宗教交往》、祁学义教授《对当今伊斯兰文化研究的一点看法》等观点和论述引起阵阵掌声。

 

紧接着围绕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中的中国穆斯林文化为主题展开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王建平主持,兰州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周传斌点评,白莉教授《全球化背景下义乌穆斯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马玉祥教授《丝绸之路与食品安全法治》、马雪峰博士《国家、市场与全球化:云南穆斯林民间宗教教育的现代脉络》等学术观点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思维视角。

 

第三场研讨以当代伊斯兰思潮为主题,由西北民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福元主持,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王建新点评。周燮藩教授《重新认识伊斯兰哲学》、王宇洁教授《伊斯兰教法与现代国家》、李福泉《中东什叶派乌里玛政治参与的宗教基础》、唐雪梅教授《伊斯兰文化与文明中的知识观》、马吉德《伊斯兰文化的根本特征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推动作用》等围绕各自主题发表了演讲。

 

第四场研讨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由兰州大学教授、所长敏春芳主持,西北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敏文杰点评。各位学者也发表了如下讲演:杨建军《奔走于丝绸之路的特殊族群:中亚东干族华人》、张志忠《略述丝绸之路上的中阿文化使者与文化交流》、金忠杰《中国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文碑刻之浅见》、马占明《墨家与伊斯兰哲学思想之比较》李玮《浅析伊斯兰国不对称冲突中的对称策略》。

 

第五场研讨以经堂教育为专场,围绕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为主题展开讨论。甘肃商学院教授喇敏艺主持,甘肃临夏外国语学校校长张维真点评。王建平《从老照片看民国时期循化街子清真寺撒拉族女学概况》、沙宗平《中国伊斯兰教育的两大创举——经堂教育与汉文译著初探》、洪伟《近代南京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冯峰《河北沧州经堂教育调查研究》、马辉芬《回族经堂语音译语料简介》、李炳海《对经堂教育的看法》。

 

第六场研讨以“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为主题,在台下的阿訇和学者展开自由讨论,牟全俊阿訇、马光月阿訇、李海洋阿訇、马益平阿訇、张维真阿訇等都做了坦诚对话。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哈宝玉主持,陕西师大教授马强作了精彩点评。

 

第七场研讨的主题是中国伊斯兰文献,会议由甘肃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存福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哈宝玉点评。各位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伊斯兰相关文献,展开图文并茂的现场演讲。韩忠义《陕西派风格小经文献<伟嘎业前两册带序字典>研究》、马景《从<经学系传谱><米尔撒德>的流传与成型》、郭成美《江苏仪征<遵守圣制牌记>考证》、马超《河南伊斯兰教古行碑初探——以朱仙镇清真寺南碑亭为例》等学术讲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可贵的文献视野。纳巨峰、马世英两位学者未能亲临现场讲演,但是其《1782年进呈乾隆帝之阿拉伯文经典》《浅析马福祥<家书>里的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等材料分别被收录在会议学术文献。

 

第八场研讨的主题是伊斯兰思想研究,由甘肃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世海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韩忠义点评。发言人分别做了各自的论述。虎隆《略论建立中国伊斯兰手稿学学科的必要性》、王根明《王静斋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潘世昌《伊斯兰苏菲中的麦俩米提叶》、马和斌《马德新阿拉伯语遗作述评》、马轶才《圣史学的兴起、发展与传》等给大家带来了伊斯兰思想的饕餮盛宴。

 

闭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学教授、中东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丁俊主持,喇敏智主席、丁士仁为建设兰州大学伊斯兰文献中心做出贡献的周伟良、谭生虎、马明道、牟全俊、冶文辉、周兴海等颁奖。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教授马明贤做学术总结,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喇敏智做会议总结。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燮藩、甘肃省委副书记、少数民族教育促进会会长禹贵民等出席闭幕式。

 

马明贤教授在学术总结中指出,年轻学者的见解受到众多教授的关注,职业群体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提出将伊斯兰文化论坛作为一个永久的话题,不同的时间配置不用的副标题长期举办。并指出当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丝绸之路上穆斯林所面对的困惑与挑战,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教授丁俊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联盟和甘肃南园公司在此次论坛的开展中无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功的推动了这样一场氛围严肃、幽默、活泼的学术论坛。

 

喇敏智主席在进行大会总结时指出,这次学术会议参会专家多,选题好。丝绸之路给市场留下一个空白,而其与中国伊斯兰有密切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给穆斯林族群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应该抓住机遇,强族兴教,团结、教育、发展是伊斯兰面对的三件大事。

 

 

原甘肃省委副书记、少数民族教育促进会会长禹贵民向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燮藩研究员颁发兰州大学伊斯兰研究所的顾问聘书

 

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联盟常务副会长、甘肃南园啤特果饮料公司董事长马临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清真联盟企业,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参与民族公共事业,支持民族教育经济及人文发展,为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做出努力。

 

据悉,此次活动为期两天,共有50余位学者专家发表演讲,演讲论文被收录成册。其把学术论坛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构想和穆斯林的经济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产生更大的作用和更好的社会效益。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来源:中穆青网)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