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在厦门大学开幕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14年11月6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4-11-06

 

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在厦门大学开幕

 

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114-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论坛由上海台湾研究所、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台湾宗教与社会协会主办,来自两岸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围绕旅游、宗教、文化议题,结合自身行业,对两岸民间交流展开研讨。本届论坛仍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为宗旨,交流探讨了民间发展旅游文化对促进两岸交往、增进互信的优势、障碍和前景。论坛同时也分析了两岸民间互信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共同为增进两岸民间互信建言献策。

 

上海台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主持开幕式,并总结前两届论坛成果。倪永杰指出,本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是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是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情况。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开展,取得重大成果。两岸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阶段。但是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疑虑随着两岸关系走入深水区有所上升,各种担心浮现。台湾民众的担心、疑虑被岛内台独势力、民进党、法轮功、民运势力、被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所利用,发动反服贸风波,联手阻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既定进程,挑战、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格局。二是当前台湾已进入选举季节,两岸关系面临新的考验。本月底的地方选举不仅仅是2016年前哨战,它与2016年大选构成上半场与下半场,经过春节,大选的脚步就会启动。一切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士千万不要大意。

 

 

上海台研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主持开幕式

 

倪永杰指出,在此情况下,召开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一定有许多重大的议题引起讨论,激荡出智慧的火花,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希望通过本届讨论,充分总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经验与模式,深入剖析影响两岸民间互信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要揭露台湾法轮功势力、民运势力、台独势力、民进党牵制马英九当局、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策略,认真寻找增进两岸互信的路径图,进一步提升两岸民间互信指数,扩展到两岸高层互信、两岸政治互信、经济互信、文化互信、社会互信,实现两岸全面互信,落实“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理念,真正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冯潮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平潭考察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指出,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九二共识”以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我们共同的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加强与积累两岸民间的互动与交流,巩固和升华两岸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促进和平统一,既是我们的心愿,更是我们的责任。

 

 

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冯潮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冯潮华指出,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为创造了一个积极、多元、务实的交流平台。两岸民间互信论坛此次已是第三届,实践证明,论坛促进了两岸发展,丰富了学术成果,达成了广泛共识,拉近了彼此距离。论坛的举办,已经成为增加两岸民间互信的和谐纽带,论坛的成果已经或正在成为两岸社会生活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参考。

 

冯潮华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旅游、文化与互信。当前,两岸的旅游交往、文化交往和民间交融越来越广泛,互动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贴近百姓生活的话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两岸人民福祉的话题。我们在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会有种种干扰和障碍需要排除、许多瓶颈难题需要破解。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届论坛上,直面两岸旅游、文化、互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求真务实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两岸民众谋求福祉。

 

台湾真理大学宗教系教授、台湾宗教与社会协会理事长张家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三个观点。

 

 

台湾真理大学宗教系教授、台湾宗教与社会协会理事长张家麟在开幕式上致辞

 

一、厦大有中华儒家文化的体现,厦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张家麟说,两岸民间的互信交往也应该“自强不息”,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力量。二、厦大校园中有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语,例如“有容乃大”。张家麟称,两岸分割太久,本来就存在同和异。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倡“和而不同”,可以存在不一样的声音,让中华文化像江海一样“有容乃大”。三、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要传承祖先传统,要“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张家麟表示,期待两岸民间互信论坛的持续召开,为促进两岸民间交往化解疑虑。政治服务、学术服务离开百姓一切都是空谈,学术论坛要为百姓思考,考虑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困难及难点,为两岸和平发展化解困难。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在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上表示,宗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宗教团体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弘扬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动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在大会上发言

 

觉醒指出,积极开发宗教旅游资源,整修名胜古迹,展示传统文化,让旅游者如实感知宗教文化,对于发展中国旅游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主动展示魅力隽永的宗教文化

在全民旅游的时代,两岸的宗教界如何抓住机遇,以优秀宗教文化吸引旅游者的目光,满足大家急切想要了解和感知宗教文化的诉求,为旅游爱好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宗教文化精神食粮,让大众在旅游中正确感知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旅游产品提供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宗教界如何主动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以吸引大众?觉醒认为有以下几点1、优美的景区环境,2、庄严的寺观教堂,3、浓郁的文化氛围,4、纯正的宗教内涵,5、鲜明的个性特征,6、优质的旅游服务。

 

二、以宗教文化交流带动旅游发展

觉醒认为,宗教信徒应该成为宗教旅游的主要力量。借助宗教交流推动旅游发展,不失为一条可以探索的旅游发展之路。仅以佛教为例,两岸佛教同宗同源,历来交流频繁,互相支持、相互关切、彼此互信、共谋发展,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和法脉深情。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佛教之间的交往与日俱增。大陆和台湾的重要寺院几乎都曾组织过互访交流活动,每次随团人员数量不等,但总数却相当可观。

 

三、消除有碍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不利因素

觉醒表示,在鼓励宗教界主动弘扬正知正见的宗教文化,两岸交流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出现的一些不和谐杂音。其中邪教组织利用宗教景区,宣扬歪理邪说、干扰正信宗教传播,尤为值得关注。宗教和旅游观光主管部门需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要完善宗教事务管理,制定对干扰旅游行为的管束措施,净化宗教景区的环境。而宗教组织也有义务积极宣扬正统宗教的健康向上的宗教教义,对旅游者进行正面引导,不给邪教的宣传留有任何可乘之机。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业露华在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上表示,宗教文化对两岸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正确发挥宗教文化的作用,加强两岸民众互相交流沟通。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业露华在大会上发言

 

业露华指出,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宗教文化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从两岸交流实践来看,宗教文化的交流,开创了两岸交流的先河,具有破冰的作用。宗教文化也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旅游观光事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产业,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从两岸交流开展以来,特别是两岸的旅游开通以来,许多大陆民众通过旅游渠道来到台湾。特别是台湾的自由行开放以来,为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通过旅游,台湾民众饱览了大陆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而大陆民众通过在台湾的旅游,也进一步了解了宝岛的自然美丽的景色,多彩多姿的人文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宗教文化。业露华表示,旅游成为两岸民众加强互相交流和互相沟通、增进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

 

业露华表示,但从当前来看,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并不如人意。就大陆情况来看,1.旅游设施不到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2.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破坏性的开发情况大量存在。3.旅游观光业的人才资源,远远跟不上旅游观光业发展的需要。4.旅游内容的单调,大大限制了旅游观光事业的发展。

 

业露华指出,就大陆民众到台湾的观光旅游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很多。一是观光旅游和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大陆民众希望来台湾观光的需求。二是经过几十年的隔阂,两岸几乎断绝了往来,缺少沟通和理解,生活方式、语言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民众的误解。三是基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两岸民众之间造成了一定的对立情绪,这会对两岸人员的交流和民众的观光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当然,两岸同文同种,尽管在一些问题上还有分歧,但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渐渐发展,两岸的旅游观光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负面的东西也在渐渐得到消解。业露华表示,相信经过两岸民众的共同努力,两岸的旅游观光业会有更大的促进和发展,同时对促进和加深两岸民众的沟通和理解会直至更大的作用。

 

对于宗教文化在两岸交流沟通,以及两岸旅游观光开展过程中的作用。业露华表示,宗教文化是旅游观光中的一顶重要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旅游观光,除了名山大川,各地的寺庙宫观,也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内容。

 

业露华还表示,就台湾当前宗教的发展和宗教文化的传播情况来看,特别是台湾的佛教,在两岸交流中十分活跃,起到了开展两岸交流的桥梁作用。此外几乎遍布全岛的民间宗教场所,也对两岸的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两岸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对于旅游观光业发展的作用,绝不容忽视。正确发挥宗教文化的作用,必将对两岸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业露华指出,在强调宗教文化和两岸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一些负面的因素。由于两岸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和不同,一些在曾经大陆被确定为邪教的组织,在台湾则得到了生存和发展。这些组织的活动对两岸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有些甚至直接对大陆旅客进行骚扰,极大地干扰了两岸旅游观光事业的正常发展。对此需要两岸民众共同抵制,以消除这种有碍发展的噪音。(文/图:记者 王永雪)

 

 

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会议现场一

 

 

第三届“两岸民间互信论坛”会议现场二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来源:中评网)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