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第七期“道教学术研究沙龙”活动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15年4月2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5-04-28

    2015524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以及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小会议室举办第七期“道教学术研究沙龙”活动。该活动属于世界宗教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新时期的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子课题之一,也是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年度活动之一。“道教学术研究沙龙”是北京的道教学界同仁共同提议,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以及中国社科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筹建的一个主要面向中青年研究者开放型的学术交流团体,广大同仁希望能借此相互砥砺,共同切磋,以推进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的深入发展。

    本次沙龙主题是:“道教与密教的关系”。道教与密教的关系是宗教研究上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晚唐之后汉地的密教并未断绝,其流传仍然不绝如缕,南宋的江南一带即为密教信仰最为兴盛的地区。

    本次沙龙首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广荣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周广荣副研究员以《四部怛特罗源流考略》为题,主要探讨目前最流行的密教经典四部分类法的缘起、成形与影响。试图通过其中的种种修习法门,勾通佛教与印度教尤其是其中的湿婆派、毗湿奴派,以及佛教与六派哲学中的瑜伽派,乃至它与近世道教科仪之间的关系。

    同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志鸿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李志鸿副研究员以《道教天心正法与福建瑜伽教》为题,指出:唐末五代至宋金元明,道教的符咒法术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向。表现有三:第一,以符咒法术为主要活动的道派纷纷出现,北帝派、天心正法、神霄派、清微派即是其代表;第二,随着新道派的出现,符咒法术呈现出与前朝迥异的特点,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为“内修外法”,即将内在的生命修炼与外在的符咒法术结合起来。第三,在符咒的形制上,新的符咒法术都使用了道教传统的符图样式与佛教密宗的真言咒语相结合的方式。道教天心正法法师采用“秽迹神兵”,显然是密教法术与道教法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流传于福建一带所谓的“瑜珈之为教”,借用了“秽迹金刚”伏魔法的些许名相,且融合了道教仪式与福建地方信仰。

    本次沙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雷闻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兼《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主任郑筱筠研究员;著名道教研究学者朱越利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辉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刘祥柏研究员;北京师大强昱教授以及章伟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真教授;中国社科院王卡研究员、曾传辉研究员、戈国龙研究员、陈霞研究员、姜守诚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东方研究室郑国栋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东语系梵巴专业常蕾博士;清华大学陶金教授;中央美院赵伟教授;以及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汪桂平主任,林巧薇、夏德美、王皓月博士等众多学者参加了研讨。大家从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宗教学等多种学科入手,针对密教与道教的众多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收获良多。

 

现场

现场

现场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