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主编、国内外20多位学者参与撰写,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世界佛教通史》共800多万字,历时8年完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衰演变主要过程,在国内外学术界属于首创。
《世界佛教通史》由14卷15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叙述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乃至在近现代复兴的全过程。第三卷到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其中,作为中国佛教主体部分的汉传佛教分为四卷,藏传佛教为一卷两册,南传佛教独立成卷。第九卷到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分章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五大洲主要国家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各卷内容及作者:
《世界佛教通史》共14卷15册:
第一卷 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到公元七世纪),周贵华著
第二卷 印度佛教(公元7世纪至20世纪),周广荣著
第三卷 中国汉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6世纪)魏道儒、李利安著
第四卷 中国汉传佛教(公元7世纪至公元10世纪)魏道儒等著
第五卷 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魏道儒等著
第六卷 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9世纪中叶至公元20世纪)纪华传著
第七卷 中国藏传佛教(上、下)(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尕藏加著
第八卷 中国南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郑筱筠、梁晓芬著
第九卷 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王颂著
第十卷 韩国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何劲松著
第十一卷 越南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越)释清决等著
第十二卷 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郑筱筠著
第十三卷 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杨健著
第十四卷 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夏德美著
《世界佛教通史》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史学和哲学方法为主,并且借鉴考古学、文献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世界范围内的佛教进行深入研究。
《世界佛教通史》各卷本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史学原则,对每一研究对象既进行梳理脉络的纵向贯通,又进行考察制约该对象变化的多种因素的横向贯通。在论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时,始终联系制约佛教兴衰变化的政治、经济、民族、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因素,始终将宏观把握和微观探索结合起来,系统阐述众多的佛教思潮、派系、典籍、人物、事件、制度等,并且兼及礼俗、典故、圣地、建筑、文学、艺术等。
《世界佛教通史》各卷在研究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中的佛教时,对于遇到的特殊情况、独有内容和重要问题,或者做出了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工作,或者做出了充实科研薄弱环节的提高工作,或者取得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闪光突破。在绝大多数卷都要不同程度涉及的佛教和平传播问题,佛教本土化问题,佛教教义体系、礼仪制度和文化艺术的关系问题,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问题等方面,本部书所取得的具有原创性、基础性、创新性成果更为丰富多彩,不仅对于以后的佛教研究有重要价值,对于研究其他宗教,对于研究宗教学基本理论也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世界佛教通史》所采用的资料文本主要来自汉文、梵文、巴利文、藏文、西夏文、傣文、日文、英文、法文、越南文等语种,有些分卷在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实物资料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全书的所有叙述、说明、分析和评论都建立在经过考证、辨析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切实做到把资料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世界佛教通史》提出的问题、洞见的规律、形成的观点,是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全面认识、系统阐述和深度开发,能够为认识和处理当今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宗教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借鉴和理论依据。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