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伯的报告题目是“自传与神学”,探讨了以下问题:⑴何谓神学类自传;⑵生命写作的风格和它们所提出的问题;⑶显性与隐性神学,疑惑与肯认神学;⑷作为叙事形式和主题的皈依;⑸与传统神学范式处于紧张关系的个人体验;⑹多元传统中的疑惑;⑺结论:生命写作中的神学与一种生命写作的神学。
倪湛舸博士的报告题目是“莎乐美亲吻鸠那罗的眼睛:佛经翻译、欧洲文学翻译、宗教与世俗的不可传译性”。她以1935年中国女作家苏雪林的剧作《鸠那罗的眼睛》为中心,透视了其中所蕴含的多重意义。这一剧作的创作受到来自欧洲剧作的翻译、汉译佛经中有关阿育王的故事的影响,作家本人又是一位天主教徒,因此其中还牵涉到宗教与世俗问题。
两场学术报告各具特色,报告人与听众之间互动积极热烈,对活跃宗教学术研究,加强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开阔学术眼界,推动宗教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奥拉夫学院宗教学教授约翰·巴伯(John D. Barbour)
(供稿|摄影:袁朝晖;编辑:李文彬)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