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国际道教文化前沿论坛在天岳幕阜山举行,与会人士指出——道教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6年8月3日 时间:2016-08-03

729日至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主办、湖南省岳阳市道教协会承办、岳阳市天岳幕阜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国际道教文化前沿论坛在天岳幕阜山举行。

 

湖南平江自古以来就是道教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五洞天玄真太元之天即在天岳幕阜山,葛玄和葛洪在幕阜山构筑仙坛、丹室隐修。净明忠孝派祖师许逊也曾在幕阜山活动,留下许多遗迹。

 

开幕式上进行了伏羲八卦竹龙舞和太极扇表演。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将天岳幕阜山太元天宫设为论坛永久举办地,并授予了国际道教文化前沿论坛中国永久举办地牌匾。随后,还举行了拈香祈福、沉香捐赠仪式。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法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道教领域专家学者,道教界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论坛,共同探讨传承、弘扬道教优秀文化。

 

在道教文化建设专题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袁志鸿、张高澄等近50位道长,就道教未来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道教塑造了中国文化,要保护好它、传承它、学习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在致辞中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求弘扬道教优秀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道教已经成为了许多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与文化方式,但社会对道教的认识却模糊不清,对道教的基本精神和真精神并不了解。道教不只是中国的,它也是世界的;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对道教深入持续的研究,有助于道教重新被社会所认识、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中国五大主要宗教中,道教显得格外宝贵。已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的法国人类学家、道教研究专家、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研究员范华(Patrice Fava)说,道教保存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中国传统思维基因,不了解道教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

 

道教塑造了中国文化,要好好保护它、传承它、学习它。道教领域知名学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伯夷(Steve Bokenkamp)说,道教历史上在中国、东南亚、东亚得到了广泛传播,到今天已传播到美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道教界要打开眼界、开阔视野,紧跟时代、面向世界。伯夷认为,道教要适应时代发展,就要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

 

道教界呼唤高道大德

 

高道是道教未来发展的希望。在道教文化建设专题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特别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李光富指出,道教虽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在五大宗教中,道教界人才特别显得少。道教界要花力气培养人才。让道教适应时代、走向世界,需要多角度培养人才。名山名观更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好,既要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也要培养弘法的人才、内修的实干人才。

 

人们一提起道教,总想到的是看相算命卜卦和看风水的活动,将道士等同于神汉巫婆。道教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归根结底,是道教界缺乏真正有现代知识的道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建明说,道教界迫切需要站在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体系上的人才。

 

南岳坤道学院院长、培养了许多坤道(女道士)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道长认为,道教界要齐心协力,把洞天福地建设好。宫观建设非常重要,有了好的道场,才能吸引人才;有了好的平台,才能培养出人才。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天台山桐柏宫住持、浙江道学院院长张高澄道长也认为,要充分发挥丛林、道观的功能,发挥道教三山五岳丛林的优势,打造道教文化和人才高地。道教界呼唤高道大德,当代道教的发展,需要更多有知识、有素养、有道教信仰的高层次人才。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道长说,今年4月份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使道教在传承、创新上有了更宽阔的前景。道教界要培养好、储备好人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道长认为,道教的路怎么走,需要道教界的思考和探索。道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要起到教化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变化,道教也要与时俱进,养生、医学、武术等都是道教的优势,都可以发挥出来,既促进道教发展,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安徽涡阳天静宫住持李福道长说,近年来,道教保持了良好的健康发展势头,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道教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道教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利用不够,缺乏把道教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意识和能力。要着力把宫观打造成为展示和宣传道教文化的平台,提升道教的形象和魅力。道教界要重视养生文化,道教养生的价值取向符合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把道教文化资源整合好,道教才能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湖北蕲春普阳观住持、道医何诚道道长指出,道教的健康发展,要求道长要守好清规戒律,守住自己的操行。信众看的是道长,所以要守好清规戒律。香火不旺的道观,往往就是道长没有守好清规戒律。何诚道道长还认为,道教文化有很多的拓展空间,包括道医,以医弘道,服务信众,是道教历史上就有的传统,今天仍然很重要。

 

道文化夏令营:道教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夏令营对道教界文化建设来说,还是新事物。论坛期间,参与举办道文化夏令营的宫观负责人与众道长一起,进行了专题交流。与会人士认为,道文化夏令营是道教文化建设和传播的新途径,有助于推动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2014年,全国首届道文化夏令营先后在湖北武当山、武汉长春观、西安骊山明圣宫、山东济南五峰山、山东淄博原山等5个道场开展。夏令营以文化讲座、礼仪示范、道乐赏析、习武养生、品茶闻香、高道访谈、祈福法会等为主要内容,是综合性的中国传统道文化的体验活动。时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的李光富道长说,作为一名道人,弘扬道法义不容辞。夏令营能让更多人来接触道教,认识道教。

 

道文化夏令营的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建明表示,道文化夏令营能够让青年大学生走进道文化宫观,体验道文化,传承、发展道文化,也促使道教界重新认识自身,加强道场自身建设,推动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夏令营是广大青年对道教的期盼,也是道教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的有益探索。

 

2016年,道文化夏令营已在全国9个省市的13个道观举行。

 

 

西安骊山明圣宫道文化夏令营的营员在跟道长学习太极拳。(骊山明圣宫供图)

 

陕西西安骊山明圣宫道文化夏令营刚刚于726日结束。明圣宫自20147月以来,一共举办了3期夏令营,总共报名人数约1100人,总录取114人,分别来自全国21所高校,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来的留学生。夏令营负责人刘世天道长说,对于道观自身而言,举办夏令营是一次挑战、一次检验,也是一次提升,促进了道观与社会的深入交流。

 

北京居庸关城隍庙道文化夏令营负责人张兴发道长说,道文化夏令营传播了道教文化,也反过来提高了道教界人士文化素养,建设了文化宫观,传播了道教正能量,是道教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志华表示,道文化夏令营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道教文化的机会。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青年获得准确的道教知识的途径是不多的。在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道教的形象往往是负面的。道教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清静恬淡、谦下不争、济世利人的真精神没有得到彰显。道文化夏令营,对于青年人正确认识道教,了解道教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民族报》记者蓝希峰)

 

(来源:201682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