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专家揭秘甘肃舟曲罕见苯教文献 或可追溯藏族古文明源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6年8月15日 时间:2016-08-15

记者811日从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获悉,甘肃舟曲境内所发现的大量罕见苯教古文献,经专家组近日研究认为,该苯教文献极有可能抄写于10-13世纪,但其所属内容历史更悠久,或可追溯到藏族古代文明的源头,主要涉及天文历算、节候气象、祈祷文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据统计,目前国内共发现整理甘青川苯教文献82函、1500卷、9600页,甘肃宕昌苯教文献315607100页,舟曲苯教文献18836000页。其中,舟曲发现的苯教文献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内容之丰富、版本之精美、传承之久远前所未有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藏社科院、西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近20名藏学专家研究认为,舟曲境内所发现的罕见苯教文献对研究白龙江流域藏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有可能成为藏学研究的新领域。

 

苯教文化是青藏高原远古文明的活化石,囊括藏族社会早期宗教、语言文化、生活风俗的文化体系,其对藏传佛教及藏人社会生活的影响极其深远。

 

 

藏族村民家里收藏的苯教经文。杨国辉摄(资料图)

 

2014年以来,舟曲县境内的数十个自然村的藏族村民家里发现了大量苯教古文献,包括禳灾图符80副及木雕模板40余幅,各种法器40多件。

 

随后,舟曲官方启动抢救保护苯教文献工作。截止目前,已整理完成26卷文献,预计全部整理完至少有80-90卷左右。此外,当地民间企业家亦捐资买保险柜、定做苯教仪轨用品等方式参与抢救。

 

经过实地走访,藏学专家们一致认为:保护好这批以活态传承形式保留下来的藏族古代文化遗存,首先要对民间苯教文献、苯教法师及苯教仪轨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其次要用数字化手段,建立藏族民间苯教文献、语音视频数据库,填补藏学研究学术资料利用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空白。

 

由于整理过程中很多文献函、卷、张数页码混乱,经文残破不堪,无页码标记,甘南日报社藏文编辑对文献进行了逐一整理,对无法整理的函卷做了注解说明。

 

舟曲县长郭子文表示,该县已成立苯教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小组,并拨付专项资金,对这些古籍文献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和保护,将其打造成舟曲的文化名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