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下午,“丝路古今的佛教文化——北天竺勃律王朝佛像及梵语铭文在中国的流传”国际学术讲座在云端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由《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承办,特邀德国马克斯·韦伯文化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胡海燕·封兴伯(Haiyan Hu-von Hinüber)研究员主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山西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先生为与谈嘉宾,《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主任周广荣研究员主持讲座,近300人在线视听参与。
讲座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晓峰研究员代表郑筱筠所长/会长致辞,介绍本次讲座的缘起,欢迎主讲、与谈嘉宾及在线参与讲座的学界同人对宗教所与学会工作的支持。
胡海燕教授首先从“吉尔吉特佛像铭文”(Gilgit Bronzes Inscriptions)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谈起,介绍了古印度西北的大犍陀罗地区所自然形成的地理优势与该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华夏文明参与丝路佛教文化交流的历程。由此引出后犍陀罗时期西北印度的佛教艺术及研究现状,围绕后犍陀罗勃律时期的造像和梵语铭文,从丝路今昔、考古艺术、金石学与写本学、梵语供养文语法、古今汉藏关系等视角,介绍了“德国弗莱堡+故宫博物院”课题组近年在跨学科项目“吉尔吉特佛像铭文”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突破,即通过对勃律时期铸像风格的研究,指出其对西藏佛教艺术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梵文铭文字体、文法格式的分析解决了长期困扰佛教艺术史的断代难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总结梳理并破释出公元585-720年9位勃律国王的姓名,构建出连贯的王系族谱;进而对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研究的八尊新发现的佛像作了具体、深入的阐释,通过其流布情形,发掘出清王朝对西藏与藏传佛教的有效治理。最后,胡海燕教授对该项课题的研究动向与数字化前景作预告与展望。胡海燕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材料翔实,她对佛教文物、文献与语文独到的研究与分析,兼具学术性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涵盖了佛教历史、考古、艺术、语言等多个学科领域,对在线受众而言如同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在与谈阶段,王邦维教授认为胡海燕教授的讲座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无论从犍陀罗、克什米尔及斯瓦特地区艺术史的角度,还是西北印度与吐蕃、唐王朝的政治、历史与军事的互动,以及西北印度语言、碑铭文字的异同与规范性,都对丝路文化交往的研究都极具启发性;胡教授与封兴伯教授对勃律王朝九个世系的研究与构拟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杭侃教授指出,胡海燕教授的讲座对研究动向的预告与前景展望中体现了当代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或预示着未来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胡海燕教授的选题及对八尊佛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勃律王朝作为古今丝路必经之地,其佛像研究历史状况颇为复杂,需考虑到佛教文物的地域、材质、中西交通及铭文镌刻等多种因素。清华大学的沈卫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的陈粟裕副研究员也分别从藏传佛教研究与佛教艺术研究两个角度与胡海燕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周广荣研究员总结指出,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本着文明交流互鉴的立场,推进国内外宗教学术的友好交流与和平发展,既是新时期以来宗教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推进新时代宗教学的必然之路,《世界宗教文化》将会继续努力,成为发布国内外宗教学前沿成果的重要平台。
此次“丝路古今的佛教文化——北天竺勃律王朝佛像及梵语铭文在中国的流传”学术专题讲座在热烈反响中顺利结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国宗教学会举办的系列国际学术讲座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特色宗教学研究队伍和学科建设,为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苏雯鑫)
(编辑:许津然)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