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发出古典文明研究的中国正声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24年11月2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4-11-29

2024年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贺信站在中华文明永续传承、世界文明繁荣共生的历史和时代高度,深刻阐释加强中希两国文化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又一次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为我们担负起古典文明研究的使命、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贺信精神为指引,以世界古典学大会召开为契机,加强古典学研究,努力打造古典学的中国学派,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清晰而响亮地发出古典学研究的中国正声。

 

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古典学的发展、进步和繁荣,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西方古典学在国际古典学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主要依据近代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其研究结论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中国古典学研究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实现对西方古典学的超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完整准确贯穿于古典学研究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推进中国古典学理论学术创新、判断重大理论是非的准则和标尺,既用其审视中国文明,也用其审视世界文明,既用其审视现代文明,也用其审视古典文明,努力建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古典学研究基础理论体系,确保中国古典学研究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打造古典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学派是学术繁荣、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推进中国古典学研究,构建中国古典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打造传承历史、赓续文脉、光大学脉的中国学派。打造中国古典学学派,不是为了简单和西方“接轨”,更不是为了印证和追捧西方文化,而是着重向世界更好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必须突出中国立场、彰显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将更清晰、更鲜明地界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作为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崇高使命。必须强化古典学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主性、创新性,坚持全球视野,以天下观天下,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坚持唯物史观,运用二重证据法,注重文献研究与文物研究相互印证;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既看到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又关注文明间的共通性;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注重经典义理阐释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善于从历史文化的深处,找到走向未来的智慧。必须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坚持把思想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相结合,从思想和社会的互动中探寻人类精神变迁的内在规律;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前沿技术和新兴学科,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激活古典文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学术成长。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演进、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根源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得益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推进中国古典学研究,必须以贺信精神为指引,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己任,秉持开放包容原则,坚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种文明,返本开新,既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优秀特质,也借鉴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努力构建具有更开阔视野、更广大胸怀、更符合历史真实的世界古典学知识谱系。要拓宽研究视野,从文明多样性的宏阔视角,探究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的源与流,持续推出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古典学研究成果。

 

以学术的方式讲好中国文明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古典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明中,发幽探微、采英咀华,不断提炼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巩固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筑牢文化主体性的文明根基。要用好“第二个结合”这一法宝,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文明的宝贵资源,探索观照当下、面向未来的思想创新和话语创新,构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中国古典学话语体系,为世界特别是广大全球南方的古典文明研究提供全新参照和范式选择。要立足波澜壮阔的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深刻回答“何为中国”“何以中国”,从历史和文明的维度完善中国话语体系框架、健全中国叙事体系逻辑,让世界更好读懂宏富深湛的中华文明。刚刚成立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要以学术方式讲好中国文明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人类文明的成长和升华。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现代化宏业,需要从历史文化的深处汲取智慧,需要包括古典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支撑和思想启迪。方兴未艾的中国古典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掘中华文明智慧、博采中外文化所长,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