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一讲“从《伯夷列传》看儒教的天道论”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中国宗教学会儒教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教授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赵法生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蜜林研究员与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宏斌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致辞。来自世界宗教研究所及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文本出发,探讨儒家的天道观以及“教化”的意义。唐文明教授针对《伯夷列传》中志行高洁的伯夷等人饿死而品行败坏的盗跖却以寿终的“德福不一”问题,引申出儒家对天道的理解。他认为,德福不一恰恰是拒绝将天理解为直接施加报应的主宰者,否定报应论的天道观,而是强调“德由志趋,福由命定”,将天道的重点转移由外在的“命”转移到人内在的“德”和“志”,并且在其中凸显圣人教化的重要作用。圣人与天下万物相感应,故能教化天下,圣人的教化方式是以名为教,劝导百姓立名。砥砺名节的隐士通过作为圣人的孔子之言而立名,圣人也是通过为德性高洁之士立名来教化天下。《伯夷列传》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正反应了这种以圣人为枢纽的感应论天道观。
与谈环节,赵法生研究员认为,唐教授在研究中充分展现了儒教特色。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伐纣不德,周公则以天命做出解释。《伯夷列传》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说明天道不同于因果报应,可以用天人感应解释。这也说明“名教”在天道和教化之间,由圣人承上启下。孔子吸收夏、殷的命运观,信天命的同时又凸显人的道德主体性,将消极的人生观转化成积极的人生观。任蜜林研究员重点讨论司马迁的思想倾向。班固认为司马迁及其父偏向黄老道家,《谈六家要旨》中对道家非常推崇。但通过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七十子列传》,可见其推崇孔子。《论语》中也记录了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赞许之词。“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老子》,从《伯夷列传》中对德福不一致的感慨来看,司马迁本人对这句话并不一定认同,所以引用了孔子之语做出解读。
现场交流环节,各位学者讨论了儒家与基督教德福关系异同、孔子与汉儒思想特征、司马迁与儒家关系等问题。最后,张宏斌副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所领导,以及科研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得以成功举办,圆满结束。
(撰稿、图片: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晓璇、常会营)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