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祝东:论儒家仁、礼关系:基于符号学的考察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22年9月2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2-09-29

摘要:西周的礼乐文化制度其实就是一套符号系统,用来规范人的各种表意活动,礼起到调节先民社会内部行为与关系的作用。礼崩乐坏之后,孔子以仁注礼,礼只有传达出仁的意义才符合孔子的仁礼关系。孔子之后,孟荀一水分流,孟子注重仁之于人的本质意义,明确仁与贤人君子的行为规范之间意指关系,偏重内在德性;荀子则肯定礼之于人的本质意义在于礼建构了人类社会的规范秩序,“别”则是礼的符号操作机制,讲求外在规范。孟子与荀子的不同取向也导致了其在后世不同的传播境遇。

 

关键词:礼乐制度;儒家;仁学;礼学;符号学

 

作者:祝东,男,1982年生,湖北孝感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与传播符号学。

 

期刊:《孔子研究》2020年第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典籍中的伦理符号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XWW002)之阶段性成果。

 

附件:论儒家仁、礼关系:基于符号学的考察*.pdf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