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山东东平华严洞造像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0-11-08

 

张 总
(发表于《文物》杂志2001年第9期)

 

华严洞位于东平县城西北约三十里的翠屏山麓(图一)[i],在俗称为“牛鼻子洞”的天然山洞内造成。南侧主洞平直高大,两壁约十余米镌满造像,共有造像49身及数小龛像,余处则无加工痕迹(图二)。造像布局显然出自统一计划,窟口存有两方碑记,有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纪铭,可知是一处纪年明确的明代石窟造像,可惜处为文革中将造像头部砸毁、碑文划伤。

华严洞内平面轴线方位北偏东38°,即洞口朝向西南方。窟口立面高336厘米、宽281厘米,底部有沟槽,两壁有痕迹,原应设有门(图三)。雕刻造像据内容可编为11号。北壁有七号共21身像。南壁有4号共32身像(图四)。现从窟口起依次介绍如下:

1号.窟口南壁两方碑记、护法造像及三小龛。两方碑记恰相当真碑形的碑阳与碑阴(图五)。碑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逐字划坏,最后还留有破坏者红卫兵与纪年铭刻,至今也成为一种历史见证。

碑记之一高152、宽76厘米,周围岩石向深凿,使碑略有厚度。其下台高为35厘米。碑首自然圆拱形,线刻浅雕龙云等纹饰,两边亦有莲花荷叶边饰。碑首题字三行,中为赞颂语(历代皇帝万万岁),两侧为《重修华严洞之碑记》,碑面刻字共廿一行,行30字左右。识读颇难,重要处略释如下:

重修华严洞之碑记

尧帝崇圣寺看守祠堂住持性琮书丹并撰

伏闻大雄氏出…入周囗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下降皇宫,/ 摩耶夫人因游毗蓝园,手攀无忧树,右胁而生。…/ …/…掌乾坤世界,年十九岁,壬辰二月入游四门,见生老病死苦,…/…详说无常,囗囗弃舍皇宫快乐,天神捧驾,囗诣雪山苦修。…/…释迦尊住世七十九年,/囗转四谛法轮三百余会,…先说生老病死苦,后说金木水/火土,末说仁义礼智信。囗曰儒释道三教一性,囗建立三皇五帝,囗宗岂 为中囗/入世问万圣之尊。…/四生流传,囗於后汉明帝永平囗年,梵僧三藏摩腾、竺法,白马驮经囗囗囗马/ 寺梵刹大兴,隆教法流,传遍满…/ 祗陀太子,囗舍金沙步地,修盖梵刹,古寺囗四众人等,结万人寻夫为僧/伽囗者,与释迦为弟子阐扬佛教,接序擅那四众人等,修梵刹立丛林,规矩净/洁,囗囗系山东登州府、福山县黄山社赵聪之子、宁海州弥勒…/…为师法名了净、囗囗到於兖州府东平州…/…洞留心住持,启修华严洞功德主囗教山…/主囗为纲,引一切四众人等,同发善心,各造诸像,俱各圆满,上祝/皇帝万岁,下赞圣事光备,万古不毁。四众人等,获福生入中囗,若依释教祈修,囗福无穷。/大明成化[十]玖年,岁次癸卯正月吉日建立。 济南府石匠 囗悉徐囗囗囗囗 镌。

1.1号为碑记顶小龛刻一身趺坐佛,高28厘米。

两碑记之间雕护法神将,通高为105厘米,手拄长剑端立姿,脚下台高28厘米。面残头戴盔胄,帔帛从身上扬起,在头周成环状,继由肩部披下,贴肘内下穿,在两腿外侧飘垂。其身腿皆披铁甲,甲片若鱼麟形排列。胸肩部包巾缠绕甲外,再从肘部结束并上扬为袖袍,足靴状残。神将上方并列两小龛,一龛已无像,一龛高28厘米,观音菩萨坐半圆莲台上,旁有两跪状供养人(一侧已残)。此龛打破了神将帔环,龛下题记打破了碑面边缘。其文为:

之川县信人赵氏/ 造观音菩萨妙善。

碑记之二高度为147、宽75厘米。廿一行,碑文以发愿人姓名为主。碑记下方红卫兵的题记,以划伤原碑铭文字的锐器刻出。碑首与边亦刻饰纹,首题“慈恩宗/同附龙华会/囗之图”。此碑记尚可见的内容约有:

灵泉寺住持 诚囗……/囗灵寺住持 ……

故祖道关承门囗代建立道埸,续祖/囗行善了 宗集比丘僧净洁老禅师/觉性,沙岩涌伽兰

下有一横排僧名:义孝、义顺、义恭、义敬。

……

共造地藏菩萨、阎王判官。

功德施主 王胜 王住 袁氏 徐氏…儒学生囗囗(下略)

碑尾行题“我报皇恩,超囗祖宗父母,刊进受业师,同住极乐园。若人恭敬囗,/福利广无边。

碑下方锐器划出红卫兵题记:

破四旧/立四新[ii]

一九六六年囗二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囗囗囗红卫兵万岁。

2号.伽兰神及胁侍象(图七)。

伽兰神为关公形状,旁有持大刀的周仓与关平胁侍。关公高96厘米,略如半跏趺坐姿,右腿盘曲于台座前,左腿则舒伸垂下,身姿气度坦然。头面虽残,仍有三络美髯飘垂至胸前。身着铠甲又外披战袍,袍从左肩斜披而下,腰间结束带。右肩胸臂露身铁甲。领口紧束,胸中间结带,使甲垂分两边。右臂与双腿上披之甲片皆成菱格状。右手在腰间握束袍角,而左手则在腿上拨拿袍边。关公身右周仓,以一手握持着大刀,身高79厘米;关平则双手抱拳,肃立在左,高68厘米。二人都穿袍束带。

3号.弥勒佛像。

布袋和尚形象。通座高74、座高22厘米。头相圆丰,面残坏,耳大垂肩。坦腹露胸,盘左腿曲右膝而坐。袈裟裹於双肩袖,右手扶膝,左手置於盘腿之坐。腿部衣纹刻划较简,右脚露出五指。身腿下为莲花束腰台座。

4号.三尊佛像。

三尊结跏趺坐佛,上方窟顶斜面刻凿出三尖拱背光痕迹。

西起第一佛身高69、座高27厘米。肉髻上顶,面轮圆,耳垂肩。双肩覆袈裟,右臂直垂置於右腿上,持指地降魔印相。左肩袈裟斜转绕身,微露束带内衣。左手则掌心向上置於身前,似握袍裾。双足藏大衣下摆中。佛座为仰覆莲形,仰莲具宝装,其上加一层花瓣又联珠饰。

中间佛像具两弟子胁侍。佛头面上部残,有高髻圆面垂肩大耳的特征。袈裟覆右肩,左肩斜披转身前,露一段内衣。双手成禅定印置于双腿上。双腿裹於大衣下摆内露右足,台座同上。主佛右舟形背光内刻双手合十而立弟子像,高1米,下有莲台;主佛底座左侧升一两层莲瓣台,上立服交领袈裟合十弟子像,高98厘米。

第三佛袈裟、姿态与同第一佛,趺坐微露右足。佛衣前有一带结束於胸前。佛高70,座高23厘米。

5号.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

观音居中,文殊在其左,普贤在其右,均为趺坐姿。三线上方亦有简单线刻出的尖拱背光形状,普贤背光边缘还加刻有一小背光痕迹。

乘狮文殊菩萨像高65、狮座高25厘米(图七)。头戴五佛冠,大耳垂肩分列两边[iii]。领口项圈有三束垂珠,袈裟右肩直垂而下,衣袖有条条折褶;左肩则卷曲成波浪纹,肩臂无折褶。双手执龙头如意,斜靠右肩。座骑之狮满头卷鬃,向观音而侧臥,前爪伸出,狮尾后甩,狮背则露出数层花瓣之鞍座形。

观音通高81厘米,旁侍善财与龙女(图八)。面全残,原戴宝冠,垂肩宝缯尚有存迹。身穿对领大衣,直垂无纹,领口项圈垂三络缨珠。双手相握置腿上、执拿莲花一枝。两肩臂阶梯形斜衣纹。腿前大衣平行园弧垂纹,不显双腿形状,两袖成尖角形垂两边。腿下两排尖角花瓣形。观音身左善财童子已有残损,低头合十而拜,其上云头雕一鹦鹉。观音身右为龙女,立姿穿窄袖袍服,伸双臂似奉有钵。头部残身存帛带,衣袖密褶。上方云头置一宝瓶。

普贤像通高69厘米(图九)。头戴五佛冠,冠上残,存莲瓣联珠纹。面部丰圆,五官受损,耳大垂肩。身穿交领袈裟,领口露双项圈饰并三束垂珠。两袖摆披垂两侧,两手扶持一枝长茎半开莲蕾,从右肩扶摇而出。三层莲瓣座遮服腿前,座骑之象面向观音,卷鼻垂尾侧臥,神情驯顺,背上披覆鞍座之障泥饰。

6号.高僧像。

一高僧通高为62厘米、头顶与面部残坏。大衣从头顶沿面侧垂下,略斜向外收,胸腹均袒露出,与戴风帽僧像极似。两手收袖中,相接置腿上,腿前袖摆分垂,中间略露尖形衣纹。其座雕成平台上又一组山岩略似花瓣形状。

7号南壁.十八罗汉中四尊者像。(图十)

此处并排雕四身罗汉,与对面罗汉像恰好组成十八罗汉之数,为统一计划排定。四罗汉均为倚坐姿,但各有变化,身后均挖出舟形背光且相通连。西起第一身像高74厘米。光头面残,穿交领袈裟,双手抱着右膝,因成右腿略高起、左腿略低垂的坐姿。第二身降龙罗汉,像高62厘米,下摆稍露双足。大衣从右肩直披、左肩则松散、腹部鼓起。而自然下垂的左手握着一条龙,龙身体卷起,尾上扬,头则回向下方。罗汉曲起右手似拿火珠,双手配合,成为戏龙的情态。全像雕造虽简,却显出轻松的意趣。第三像高60厘米,右腿微曲、左腿舒垂。外披袈裟大领松垂至腹下,雕出了明显的肚脐形,但又刻出内穿交领之衣。其右手下按膝,左手臂支于腿又抬起握物。第四龛由顶到平台83厘米,罗汉高56厘米,安稳倚坐态,右手扶按膝部,左手则扶立一枝锡杖。

北壁造像

7号北壁部分,十八罗汉之主体十四尊者像。

十四身像所依壁面曲折变化,西起前二身位于向东的斜面,后八身位于同一平面上,最后四身亦处在斜向东方之壁面。前二罗汉像高度均为43厘米,结跏坐姿。第一身罗汉袒胸露腹,袈裟大领松软直垂到腹下,两手分置腿上,右手握袍角,衣袍下摆遮盖住蒲团。第二身罗汉穿交领袈裟,双手在胸前捧奉经盒。第三身罗汉高48厘米,为倚坐姿,右手曲肘在胸前,左臂亦抬起但手已残。第四身罗汉高68厘米,袒胸露腹倚坐式,外衣领垂至腹,内有交领衣,右手在膝上握衣束。第五身伏虎罗汉高64厘米,穿对襟大衣,胸腹前有三处搭扣,左腿曲蹲台座之上,右腿舒展,左右手分扶膝部,而右足之下蹲伏着一只高13厘米的扬尾小虎。第六身罗汉高62厘米,双手持禅定印,穿交领衣趺坐,半圆衣裾下垂,两侧有袖角(图十一)。第七身倚坐姿罗汉高61厘米,右手扶膝,左手则曲肘支颐,头亦偏左成思惟状。第八身罗汉高62厘米,袈裟从左肩斜披而下,其右腿下舒,左腿曲起为半跏姿。第九身罗汉高64厘米,亦袒胸露腹成倚坐姿,两手各置膝上。第十身罗汉高66厘米,姿态特别。其左腿抬起,左手臂支颐,头倾倒左方,右手臂前扶左臂,腹部滚圆,十分突出。第十一身罗汉高48厘米,倚坐姿,右手置膝上握衣角。第十二身罗汉高60厘米,趺坐姿,衣袍垂于腿前,两手亦分放在胸腹前。第十三身罗汉高60厘米,袒胸露腹,两手均扶膝但右腿抬起略高,左腿下垂。第十四身罗汉较小,仅45厘米,趺坐禅定姿,袈裟领垂至腹,内衣斜领右衽。此处壁面已利用殆尽。

8号,地藏十王像。(图十二)

地藏菩萨与道明、闵公、十王及供养人共十四尊像。各像均雕在高20余厘米的石台上,唯居中地藏像起自地面,更显得高大突出(图十三)。西起为高仅45厘米的较小判官像,穿袍服双手抱胸前。地藏右侧五王,自西起依次为高62、68、71、68、68、像下台高均24厘米。此五王均持抱笏板于胸前,身着交领大袖长袍,足登高履,面向地藏。地藏通高103、像高82厘米。沙门形,双手持摩尼宝珠於腹前,结跏趺坐於束腰须弥座。头面上半已残失,原应如光头无风帽沙门,面相圆丰。身穿袈裟,双领直直下垂,领边皆雕出精细的牡丹花叶纹边饰,胸前袒露,内衣结带系於腹前。束腰须弥座高23、宽68厘米,上下有叠涩,座前雕神兽——金毛狮子谛听,蹲伏回首扬尾,情态非常生动。地藏身右道明和尚高65厘米,穿交领袍服,双手合十胸前,旁立锡杖。地藏身左为应为闵公,身高57厘米,姿态略同道明。此像再左亦有五王面向地藏,身高依次为72、72、67、67、66厘米。皆持笏板身着袍服,衣袖褶折粗大。

9号. 一佛二菩萨像。(图十四)

三像台座相连。主佛趺坐在较大束腰须弥座上,台座两侧升起两朵莲台上趺坐菩萨。佛右侧菩萨与神将在同一壁面,莲台距地33厘米,像高则为58厘米。菩萨面与头上部全残毁,原先可能戴冠。身穿双领下垂大衣,领口处露项圈有联珠并三垂饰。双衣领皆饰有富丽花叶边饰,直垂而下披。两手曲起在胸前。左手指展开似抱一钵盂,右手在其上护持状。腰间系有带饰。

佛像通座高98、像身高63厘米。佛头几全残,仅从下颏尚可见原头部较大、面型丰圆。颈项处三道线纹显出肌体丰厚。佛衣袈裟从右肩披垂,右手成指地相。左手自然曲置腿上,掌心向上。左肩袈裟绕下,微露束带内衣,左足露出。腿部衣褶为一道道斜线展落座前,又成小圆弧形起伏线条,与其下莲座对应。束腰须弥座高34厘米,上加一层莲花瓣,上下叠涩中具立柱,底有三足。

佛左侧菩萨像高54厘米,台座距地36厘米。头残去,仅留发髻与卷起宝缯一些痕迹。颈项亦有三纹,项圈华丽垂三株璎穗。两手相抱於身前,手残仅见有腕镯痕。肩臂绕以帔帛,帛带又成环状外甩。其上衣摆与帛带纹褶圆转,莲台顶部平滑,仅侧下有些花瓣纹。

10号. 护法神将像(图十五护法与佛三尊像)

北壁窟口第一身为护法神将之立像。像高88厘米,身着甲胄,威风凛凛。头盔侧有出翅,面损,仍有须髯飘在颔下。肩上与胸前、臂上及腿部披甲呈数兽面,均狞眉怒目,尤以左臂上为甚。右臂曲起胸前,手拿金刚杵,左手亦抬在身前,但已残。披甲为鳞片状,腰带交环系身前。腹下甲边又雕出一小兽,发鬃竖起,卷尾身被麟甲,十分精致。御甲下衣袍随风向外飘去,两腿分立,益显气度不凡。

窟口外山岩上刻“前藏谷/三教洞”六字,字径约4厘米,应为后来补刻。

 

 

华严洞是纪年明确的明代中期佛教石窟寺,其规模虽不大,却是统一布局完成。碑题为重修华严洞,但洞内并无明显再造痕迹[iv]。碑记被红卫兵划伤,但经过拓印瓣识,仍可读出不少重要信息。其先述释迦传记,总结释迦佛一生说法传道情况时云:“先说生老病死苦,后说金木水火土,末说仁义礼智信…儒释道三教一性”,将佛陀一生说法归为先佛后道继儒,非常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明代佛教与道、儒杂糅,三教合一的状况。历史上三教思想有争有合,南北朝时已有将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比之佛家五戒之情况[v],山东是儒学的老家,自然有些特别的表现。此碑发愿题名中有“儒学生”之名,撰碑书丹人性琮所在崇圣寺前冠有“尧帝”名、后加“看守祠堂”,东平司里山有现存最早的北宋嘉右二年(1057)三教通连龛像[vi],这些现象恐非偶然,应有深层文化积淀因素。

很有意趣的一点是此窟中造像可与一寺院内各殿常之像相对应。虽然石窟寺本具有寺庙之意,但石窟与寺院的形制仍各有特点且不断地变化,真正与寺殿相对应的石窟并不多。华严洞配置却与寺院中碑亭、前殿、大雄宝殿、伽兰殿、观音、地藏殿及罗汉堂等约略相当。窟口刻碑分两块恰如阴阳双面,略似碑亭中置碑。洞口北南两壁有神将护法,拄剑拿杵,威风凛凛。一般寺庙山门殿金刚力士两身,而天王殿四大天王均着盔甲,持武器。此处两身形象,身披甲胄,形象特征又较接近执金刚与韦驮,应代表其像。布袋和尚形貌的弥勒,一般是具四天王的天王殿中主像,此窟3号弥勒像亦可代表天王殿之地位。

伽蓝殿本供波斯匿王与祇陀太子、给孤独长者以及十八位伽蓝寺神等[vii],伽蓝就是梵文寺庙的音译。随着佛教民俗化因素,有些伽蓝殿中加进关公甚至专奉关公于一殿。此洞2号胁侍持大刀关平与周仓,为护法关公的伽蓝殿像[viii]

大雄宝殿之中多置有三尊佛像,有横三世(药师、释迦、弥勒)、竖三世(定光、释迦、弥勒)及三身佛(法身、报身、应身)等等。此洞4号三尊佛像应是相应於大雄宝殿的配置。唯左右两身佛皆持降魔印,中间佛像持禅定印相,但具二弟子胁侍,因而,此三佛像皆具释迦特征。此窟“菩萨殿”,为观音、文殊、普贤菩萨的组合。三大士造型特征上又具有一些密宗意味,如所戴为五佛冠式,手中持如意或花枝。一佛二菩萨像在佛殿中也是最常见的配置,但此洞8号三像皆趺坐,亦有特色。宋以来寺院常有罗汉堂置五百罗汉,而十八罗汉则常在大雄宝殿两侧布列。此窟十八罗汉像列在最内里处,似可当作一罗汉堂。

地藏十王组像在此窟中亦很突出,窟口碑记有“共造地藏菩萨、阎王判官、功德施主某某等”题记,其下施主姓名多达160余人[ix]。此组像地藏居中,锡杖、道明与闵公在侧,秦广、初江与平等、太山等十王分列两旁[x],还有一判官小像列在王旁。地藏十王像源见敦煌《佛说十王经》,石窟造像则以安岳圆觉洞五代两处与大足宝顶大佛湾第20号龛南宋雕造等著称。安岳高升乡三仙洞有明代万历年间造、多个半圆型龛中分雕十王,桌前有地狱审惩[xi]。河北省阜平县苍山古壁石佛堂也有一处造像[xii],与东平华严洞中地藏十王非常相近,主像身左右各立六躯像,十位应为位冠服手持笏板之冥府王者,接近地藏应为道明和尚与闵长者。差别只是主像略似佛,但其头颈部似有塑改之迹,很可能经后代重修。河北与山东作品证明北方石窟中曾流行这种地藏十王,而且其构图近於早期《十王经图》之卷首或地藏十王绢画,而安岳地藏十王像近於南宋出品十王分绘的图式。

碑记中佛诞于“周[昭]王甲寅廿四年”,明代内府版画《释氏源流》亦持此说,可见明代流行佛陀生当中国周世说[xiii]

碑文所叙参与造窟像有灵泉寺住持、囗灵寺住持以及首座多人。施主有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人、兖州某社赵聪之子、宁海州了静、留心住持启修华严洞。灵泉寺是距华严洞最近的寺院,虽已堙没,从现存遗址看当年的规模十分宏大。华严洞的施造必与此寺僧人关系密切,如选址凿像应为此寺僧人所定。造像碑记内僧人传承情况,“慈恩宗…代建立道埸……宗集比丘僧…禅师觉性”等、故祖、续祖、宗集比丘僧、还有义孝、义顺、义恭、义敬,有数代相继承,也有显系同一辈份的孝、顺、恭、敬等人。特别是碑首出现的“慈恩宗”即是玄奘所创法相唯识宗,是中国佛教盛期八大宗派中沦灭最早的一支。但实际上由宋至明仍不绝于缕,明代中晚期曾有继兴[xiv]。华严洞龙华法会与三教意识浓厚碑铭仍列慈恩宗名,反映出细微线索[xv]

铭记中“沙岩涌伽蓝”句也明显地反映出以窟为寺,并作为道埸使用之意,窟内部空间以及观音菩萨前供台等等,也可见当年曾作法事之用。施主并不局限在鲁西南一带,如登州府、宁海州都是山东半岛东端处,造像的石匠则专门由济南府请来,这些情况说明窟像的规划雕造并不只代表东平一地水准,而是山东地区当时佛教艺术诸情况的反映。



[i] 此山在平阴县境内即呼为翠屏山,其山麓曾发现北朝所刻“大空王佛”摩崖刻佛名。

[ii] “破四旧、立四新”为横排右起划成。年月与红卫兵字样为竖排右起划出。

[iii] 因笔者在洞中工作时,从地上拾起的一块残石,拼在造像头面部,恰正吻合。因而此像面部五官虽残损,但此文殊菩萨头部基本完整。

[iv] 洞窟内地面是开凿而成的,造像整齐雕成于两壁面。重修前或许有些更早造像,现已难判明。碑文中又有“启修华严洞”之句,或许原洞并不在此。又华严洞斜对面更低处亦有一洞,但已全淤积。

[v]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第318页。南北朝时以五戒相当於仁义礼智信,为《颜氏家训》所举。中华书局1983年北京。

[vi] 东平县司里山摩崖有北宋嘉右二年三教通连龛。就释迦、孔子、老子形象同龛而言,此为中国最早的三教合一龛像。甘肃庆阳平定川莲花寺三教龛仅为绍圣二年(1095)。

[vii] 祇陀太子以黄金布地买下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施给佛陀成为佛寺最早形态之精舍,因而尊其为伽蓝神。此窟口碑记也以“祇陀太子以金沙布地,建梵刹古寺”事为建寺缘起。

[viii] 笔者考察过的辽宁阜新海棠山清代密宗摩崖造像,也有两龛雕关公形像。温玉成《“关公显圣”与佛教造像》对此像源流有探讨。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159-161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北京。

[ix] 此仅为〈地藏〉题记以下部分所计,若计全碑人数应更多。

[x] 十王名称依次为秦广、初江、宋帝、五官、阎罗、变成、太山、平正、都市、五道转轮王。

[xi] 安岳三仙洞造像可参见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图版廿九到卅一。还可见傅成金、唐承义《四川安岳石刻普查简报》,《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

[xii] 《中华佛教二千年》,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8月。图刊河北寺院部分。

[xiii]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二编》二册明成化廿二年(1483)内府版画《释氏源流》卷三起首《诸祖遗芳》、《佛先现端》画幅说明中皆引《周书异记》此说。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第2-3页。中华书局1983。拙文《佛灭纪年与末法关联初探》,《法源》第十七号,1999年,中国佛学院学报法源寺。

[xiv] 现存北宋绍圣元年《灵裕法师传并序》碑署名有“释德殊叙并题额,习唯识小童师庆书”。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宝山灵泉寺》37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傅永魁《河南巩县石窟寺发现北宋写本佛教文稿和经卷》,《文物》1975年9期,94页。周齐《明朝中后期唯识学的兴起及其特点略析》,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十月西安。

[xv]山东青州还有讲唯识论僧,北宋〈沂山明道寺舍利塔壁记〉,〈续修临朐县志〉。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