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全国政协对外交往的舞台上,活跃着一个重要的团体——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简称“中宗和”),这个由我国五大宗教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发展同世界性、地区性宗教和平组织及各国宗教界的友好交往,不断巩固和提高中国宗教界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际场合中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宗和”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全国政协对外交往重要平台之一。
成立于1994年的“中宗和”由中国五大宗教代表性人士组成,其中多数成员为全国政协宗教界委员。“中宗和”成立当年即加入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世宗和”),1996年加入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亚宗和”),是在上述两组织内代表中国的国家成员组织。
面对国际宗教领域复杂形势,“中宗和”在全国政协的领导下,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
“中宗和”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我国宗教界人士向国际宗教界积极宣介中国的和平发展,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介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状况;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包容、理解的心态广交各国宗教界的朋友;在国际宗教组织中积极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捍卫国家尊严。“中宗和”在国际宗教界所做的大量工作,为营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正面宣介,让国际宗教界进一步全面了解中国的宗教政策和信仰自由的真实状况
2010年5月,“中宗和”首次承办的“亚宗和”执委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与会的“亚宗和”高层人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介绍了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表达了我国政府支持“中宗和”发展与“亚宗和”、“世宗和”及各国宗教界友好合作的态度。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也会见了“亚宗和”的重要客人,介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亚洲宗教界这些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士表示,通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这次会议,大大加深了对中国各方面情况的了解,认为中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符合中国的国情,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印度一位宗教领袖对贾庆林主席说,中国之行使我们了解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一些对中国的不实之词不攻自破。
向国外宗教界进行正面宣介,建立在我们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之上,将中国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真实地告诉世界宗教界,争取理解和支持,进而正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不持偏见的人们。这是“中宗和”对外开展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的特点。
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双边、多边宗教界对外交流活动中,除介绍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中宗和”还十分注重介绍中国的发展道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情况等内容。通过“中宗和”的努力,许多国际宗教和平组织逐渐了解、理解,并尊重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和我国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中宗和”将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展示给世界跨宗教和平组织。
在向国际宗教界正面宣介的工作中,“中宗和”注意求同存异。在宗教信仰自由和依法管理等方面,中国宗教界和国际宗教界的朋友有着很多共同语言。国际宗教界有些人对中国存在偏见、误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的隔阂和敌对势力的抹黑。这需要我们面对问题,主动回应质疑,敢于正面讨论甚至交锋,这样才有可能消除深层的误解和偏见。中国宗教界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宗教界之间有更多的共同经历,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明白,以理服人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中宗和”在对外交往中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在正面宣介中国形象上,“中宗和”具有独特优势。比如“中宗和”代表团可以进入到国外的宗教场所直接与外国宗教界朋友讨论有关问题。在巴黎最有影响的大清真寺里,当主人提出达赖问题时,代表团中的佛教人士就达赖是个什么人物,所谓“西藏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藏传佛教的真实情况作了耐心的解答,在场的法国宗教界领袖表示这是第一次听到对这个问题的系统介绍,有助于他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中宗和”将正面宣介工作贯穿于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世宗和”)、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亚宗和”)组织的多边会议讲坛上,在“中宗和”与有关国家宗教和平组织的双边会谈中,“中宗和”都正面阐述中国的宗教政策和信仰自由的真实情况,宣介中国宗教界在涉藏、涉疆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广交各国宗教界的朋友
“中宗和”的对外交往工作具有公共外交特点。“中宗和”这样的民间社团参加国际宗教界活动,更便于获得世界宗教界人士的认同。每每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中宗和”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人士等都很容易与相应宗教的国际人士找到共同语言,一起祷告,一起参加宗教活动,一起商讨相关问题,文化上的认同使他们之间交流起来更加顺畅。
“中宗和”开展公共外交,注意在交往中照顾到各方利益,体现中国人的宽容胸怀。以前,“中宗和”代表团在国际宗教会议期间,经常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受到挑战,有时还要采取“退席”形式以示抗议。近年来,“中宗和”通过与“世宗和”、“亚宗和”签署友好文件,为解决一些突发敏感问题创造了条件,并与有的外国宗教和平组织建立起正常的双边交流机制。这得益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提高,也是“中宗和”长期交朋友、做工作的结果。
2006年“中宗和”与“世宗和”签订友好文件经历了曲折过程。在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上,刚开始时双方差距很大,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中宗和”对“世宗和”负责人耐心做工作,真诚相待,表达了与其友好合作的良好意愿,一方面坚持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另一方面有理有力有节,在非原则问题上态度灵活,一直将工作做到这位负责人的家宴上。最终,这位负责人在“世宗和”领导层做了一些说服工作,在“中宗和”代表团即将回国的最后时间签署了这份友好合作文件,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份友好合作文件在有关原则问题上的系统表述,被有关部门评价为民间社团对外合作文件的一个很好的范本。
在“交朋友”的问题上,“中宗和”讲友谊,重友情,但又坚持原则,也正是凭着这种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劲头,才逐渐赢得了“世宗和”、“亚宗和”以及有关国家宗教组织的尊重和支持。韩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俄罗斯……无论与周边邻国、发展中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宗教界交往,“中宗和”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友好的原则,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
2011年,“中宗和”访问“世宗和”纽约总部时,“世宗和”秘书长温德利热情接待了代表团,探讨了佛教理念对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访问加拿大时,加拿大宗教和平组织请来当地主要宗教的20多位代表与“中宗和”代表团见面,双方就宗教与社会关系、不同文明对话等议题广泛交流。
访问比利时期间,欧洲宗教和平会议主席、比利时宗教和平组织主席陪同“中宗和”代表团走访布鲁塞尔副市长,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活动场所,与各宗教领袖座谈,代表团坦诚地回应了各种问题。
在与俄罗斯东正教外联委的会谈中,“中宗和”与俄罗斯宗教领袖探讨了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内相互支持、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问题。
在中日关系遇到困难的背景下,“中宗和”安排来访的日本宗教和平组织领导人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客人写下了表达日本宗教界支持发展日中友好关系良好意愿的留言。
提高宗教界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宗和”的对外交往之路是从斗争中走出去的,各种针对中国的挑战如影随形,路途复杂艰苦可想而知,但“中宗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捍卫国家尊严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每五年召开一次的“亚宗和”大会是亚洲宗教界的一次盛会。2008年10月,“亚宗和”第七届会议在菲律宾召开。贾庆林主席、王刚副主席、钱运录副主席兼秘书长等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此次会议,支持“中宗和”向亚洲宗教界阐述中国宗教界关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亚洲和平的主张。
这次会议在筹备阶段曾出现一些反华杂音。“亚宗和”个别有影响的人物企图在“亚宗和”举行的大会筹备会议上散发并讨论涉藏问题的声明,借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说事,歪曲事实,对我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在会前打掉这个声明是一个紧迫的硬任务。“中宗和”代表团从下飞机起就开始与“亚宗和”高层人士进行紧张而富有成效的沟通、协商,把工作做到前头。在之后与“亚宗和”几位负责人的会谈中,“中宗和”代表介绍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的真相和中国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坚决反对把“亚宗和”变为干涉一个国家内部事务的工具,严正指出维护“亚宗和”的团结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最终赢得了广泛支持,完成了在会前挫败一些人的政治企图,维护我国的尊严和核心利益的重要任务。
在国际宗教界维护我国核心利益,是“中宗和”重要、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也是近年来的工作亮点。在2010年北京“亚宗和”执委会议前,“中宗和”得知“亚宗和”高层有人要在会上挑起涉藏话题,主动与其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艰难沟通,多方面讲理讲情,终于使对方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想。在“中宗和”每次参加“世宗和”、“亚宗和”活动中,都遇到这样的挑战,“中宗和”都妥善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
“中宗和”的对外交往任重道远。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宗教界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宗和”对外交往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遏制我国和平发展,不断制造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事态。“中宗和”将继续按照全国政协的部署,攻坚克难,开拓前进。“中宗和”工作大有可为。(文:包松娅、廉维亮)
(来源:《人民政协报》)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