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3日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这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在讲话中正式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提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宗教国情的特色。笔者认为,对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宗教国情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宗教信徒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同机构有不同的说法,从80%到60%不等,显然占大多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信教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主要存在于部分少数民族之中。汉族群众中有明确宗教身份认同的人比例很低,形成了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版图。
第二,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则和特殊的宗教国情,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一道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既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诸如宗教的本质、根源、历史、功能等基本问题进行的切合本国实际的理解与阐发,也包括将这些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理论和方法。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重在创新和完善,后者重在应用和推广,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继承中的发展。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那些中国共产党独创的宗教理论与政策:其一,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以贯之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宗教的“五性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意识形态特征之外突出了宗教的社会特质,为执政党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须加特别注意的思考方向;其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宗旨;其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其五,今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概念对上述成果加以概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的理论和政策已自成一体。
我国学术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构建中,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众多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研究世界宗教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尤其在研究本国宗教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各宗教历史方面的专著和宗教典籍整理序列。21世纪以来,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和研究方法的现代化,我国学术界在宗教实地调研方面形成了热潮,每年发表的相关成果颇丰。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构建,学术界工作的特色重在知识构建,他们的现实关切和使命担当体现在科研活动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中。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笔者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学术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是结合时代需要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的本领,尤其要提高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纷繁复杂宗教问题的分析认识水准。
二、深入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经典著作及宗教观研究,一方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思想源流,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一些基本问题需要加以重新总结概括。
三、深入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国情相结合的历史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关注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和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理论与政策。
五、批判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特色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更加明白和清晰。
六、将无神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术研究的视野。尽管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批判宗教神学为主,后者以揭示宗教的社会基础为主,但坚持无神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应当总结宗教与无神论相互作用的规律。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开放体系,它将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根本动力和源泉,同时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知识与智慧,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16年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霍群英)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