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韩国外交通商部日前决定修改《护照法》,限制本国传教士在中东等穆斯林国家宣传基督教。很多人眼中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韩国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基督教传教国。然而,近年来很多韩国传教士“舍身取义”,在一些明令禁止基督教传教的国家强行开展传教活动,给韩国外交部带来不少麻烦,甚至还引发多起韩国与别国的外交纠纷。此次韩国外交部修改《护照法》限制海外传教,立刻招来国内宗教团体的强烈反对。
据韩国《朝鲜日报》15日报道,韩国外交通商部本月初决定在《护照法》实行令第23条下新设第二项,限制本国公民前往中东等伊斯兰教国家宣传基督教,并加入“对在国外有损国家形象的人限制发放护照”的规定。外交部方案规定,因违法行为受到相关国家抗议的韩国公民在 1年内不能申领护照;对于因有损国家形象而被指控并被强制驱逐的韩国公民,将在1年至3年内禁止向其再次发放护照。海外传教属于相关国家提出抗议或要求纠正的活动范畴。据悉,韩国外交部规定,涉嫌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公民在3年内不能申领护照,伪造护照和偷渡者在 2年内不能申领护照。这是韩国外交部第一次明文规定护照发放的限制方针。根据该实行令,因传教而被他国政府驱逐出境的韩国公民将被限制发放护照。
报道称,从2004年韩国基督教传教士金鲜一在伊拉克被武装组织杀害后,韩国外交通商部就开始强化防止危险海外传教活动的方案,而此次修改《护照法》将作为最终版本提交到韩国国会。据《韩国先驱报》16日报道,在国会批准后,此法案将在三个月后正式生效。
对于韩国外交部在《护照法》中对传教活动的新增限制,韩国基督教方面抗议说,“外交部试图给海外传教铐上枷锁”,并称“如果实行令得以修订,很可能成为阻碍基督教海外传教的恶性条款”。韩国世界宣教协会11日向外交通商部发送抗议公文。
《朝鲜日报》说,目前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基督教传教国,仅次于美国。自1884年基督教被引入朝鲜半岛以来,韩国基督教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据统计,韩国已向169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万多名传教士。数量众多的韩国传教士前往亚洲、非洲、南美等第三世界国家,通过教育、医疗等活动进行传教。在文化较为落后与疾病肆虐的第三世界国家,韩国传教士的活动的确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但同时,韩国一些基督教团体的大规模传教活动在很多伊斯兰教国家引发争议,与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政府和民众之间发生不少摩擦。
报道称,韩国一个基督教传教组织2000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2004年8月分别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举行“耶路撒冷耶稣行进运动”,共有 2300 多名基督教教徒参加。当时韩国外交部建议取消活动,但传教组织没有听从外交部的建议,照常举行。2004年,韩国基督教传教士金鲜一在伊拉克被武装组织杀害。2007年,韩国京畿道城的基督教团体赴阿富汗传教,23名韩国宗教人士被塔利班绑架,其中2人被杀,其他人在被绑架43天后获释。为了解救传教士,韩国外交部成立了特别小组,并花费数十亿韩元为其赎身。《朝鲜日报》称,阿富汗明令禁止基督教传教活动,但韩国传教士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被伊斯兰武装组织绑架,还要国家花费巨款营救,这一事件遭到韩国国民猛批。此后,在阿富汗等伊斯兰教国家还不断发生因韩国传教士非法传教而被驱逐的事件。去年3月,一名韩国牧师在摩洛哥因传教而被驱逐出境,他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试图再次进入摩洛哥,遭当地韩国大使馆制止。去年因一名韩国传教士在利比亚传教,韩国和利比亚一度发生外交纠纷。今年1月,在韩国政府明确规定旅行限制的国家也门,10多名韩国年轻人当街弹奏吉他演唱基督教颂歌。
《韩国先驱报》在报道中指出,为了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传教士,韩国政府不得不动用国民税金,这导致许多韩国民众对于传教士的行为产生强烈不满。2007年的阿富汗绑架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宣布将不再为被绑架传教士支付赎金。
《朝鲜日报》15日发表社论称,《古兰经》写道“宗教没有强迫”。一些伊斯兰教国家根据该教理甚至限制宣传伊斯兰教,而韩国传教士不管不顾,在这些国家宣传宗教信仰,这会招致什么危险后果,是再清楚不过的。该社论建议,在政府用法律限制传教士前,希望韩国宗教界主动改变海外传教方式。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