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32件珍贵“佛首”全国寻佛身 造像年代最早至北齐

来源:2013年4月1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3-04-17

 

资料图

 

32件佛首佛像皆为古物,且年代跨度大,品相完好,造型精美,特征明显,是极具价值的民间精品,其年代跨度最早到北齐,最晚至清代中晚期。昨日,由武清区政府主办的两岸专家佛首鉴赏会在该区行政中心举行。会上,两岸文物界专家对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先生捐赠的32件佛首佛像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捐赠人盼佛首佛身合璧

 

据介绍,20127月,台湾知名人士叶景成先生与武清区达成捐赠意向,决定将其30年来在台湾购藏的32件佛首佛像捐赠给武清区,其中佛首23件、佛像9(4吨多),并委托武清区帮助其完成佛首佛身合璧的心愿。

 

今年116日,经台湾文化部门批准,32件古物佛首、佛像获准运出台湾,运抵本市武清区,并于128日举办了捐赠仪式。叶景成先生此次捐赠佛首佛像文物回归大陆,是在台湾文物回归大陆史上的第三次,其数量之大、年代跨度之长,为两岸文物交流史之最。

 

河南河北征到200余条线索

 

目前,由武清区发起的佛首寻根活动已积极展开,先后开通佛首寻根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并且制作了3D佛首模型并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据武清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佛首寻根工作在河南省、河北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发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热心人士踊跃提供线索,河北、河南共征集到200余条线索。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在对这些线索进行摸排核实。

 

专家明确下一步找寻方向

 

昨天,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金申,台北艺术大学教授、佛像艺术专家林保尧,台湾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鸿禧美术馆副馆长廖桂英,台湾致理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陈奕恺等出席了鉴赏会。其中,林保尧、陈奕恺两位台湾专家是2002年山东济南四门塔阿閦佛被盗佛首回赠及复原的促成者。

 

据介绍,专家根据佛首的眉眼、发饰及雕刻工艺,分析出几尊佛首出自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特别指出的是,两岸专家从佛造像风格、细节等方面,对一尊可能出自河南商丘的佛像进行了分析和判断,这尊佛像是石造佛坐像,高143厘米,为明英宗正统四年九月(公元1439)的作品,大理石材质。佛像的佛台座下方刻有铭文,因年代久远,铭文上有的字已不清晰。专家称,佛首与佛身分离有多种可能,比如在某个时期遭到破坏或者被盗,也有可能是在民间建设生产过程中遭到破坏等。

 

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指出的方向,做进一步寻找。武清区还将通过多个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吸引和引导社会关注,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力争回归故乡的佛首与佛身早日合璧。(文:黄萱)

 

(来源:城市快报)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