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举行

来源:2013年7月2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3-07-23

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分论坛,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为主题的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21日在贵州省铜仁市举行。当日,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尼泊尔、老挝等国家驻华使节,贵州省、铜仁市有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相关专家学者、佛教界法师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戴秉国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主题为心灵环保、世界和谐的讲话。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和谐,都是和谐世界的题中之义。和而不同是和谐的要义,共同发展是和谐的目标。中国古人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果大家都有这样一种豁达的心态和理性的行为,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圣辉大和尚认为,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佛教中依正不二的宇宙观和节制欲望的生活观,可以为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古老而常新的生态智慧,能够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论坛上,与会学者、法师等围绕梵净山的佛教历史、自然生态以及佛教在生态文明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我们希望通过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梵净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人们认识、了解梵净山典型而多元共存的垂直生物带,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梵净山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促进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与佛教文化的协调发展。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表示。

 

梵净山佛教历史悠久,尤其以弥勒道场的美誉为外界熟知,被誉为古佛道场。据悉,梵净山佛教唐宋时开始从山周向腹地传递推进,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曾经有四大皇寺四十八脚庵。但之后由于战火等原因,全山寺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如今,山顶主寺——承恩寺、金顶释迦殿和弥勒殿、西线护国寺、南线的龙泉寺和金佛苑等已修复一新。

 

地处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海拔2750米。整座山层峦叠翠,物种丰富,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文:周芳)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