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全国性伊斯兰教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各族穆斯林实现了大团结,为党和政府与各族穆斯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60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会务工作、宗教活动组织、文化教育、对外友好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穆斯林的巨大变化——
1953年
5月9日至11日,由中国穆斯林知名人士包尔汉、刘格平、赛福鼎·艾则孜、达浦生、马坚、庞士谦、杨静仁、马玉槐等发起、组织筹建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成立,来自全国各地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111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章》,选举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及协会领导机构,推选包尔汉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
(图为与会代表合影)
1954年
4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在京委员(扩大)会议,会议作出创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决议,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9月1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包尔汉,副主任达浦生、马玉槐、杨静仁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2月25日,全国政协第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包尔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5年
4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达浦生大阿訇以伊斯兰事务顾问的身份,随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周恩来总理、埃及总统纳赛尔和沙特国王费萨尔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穆斯林恢复了去麦加朝觐的功课。
7月19日至9月21日,新中国的第一个朝觐团一行19人,由达浦生大阿訇任团长,前往麦加,完成了朝觐功课。之后顺访了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受到各国总统、总理的接见和广大穆斯林的热烈欢迎。
(图为达浦生大阿訇在印度新德里清真寺演讲)
11月21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1956年
7月9日至11月16日,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包尔汉为团长的37人朝觐团赴沙特朝觐。其间,包尔汉团长应邀参加了沙特国王清洗天房的盛典。
12月11日至22日,中国伊斯兰教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穆斯林代表270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章》,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86名(另为香港留一名额)。12月22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出席会议的代表。(见下图)
1957年
7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综合性宗教文化刊物《中国穆斯林》杂志在北京创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包尔汉在创刊号上发表《发刊词》。该刊印刷发行汉文、维吾尔文两种版本。(见下图)
12月2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首届毕业生同中央民族学院各民族师生一起,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58年
3月1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兴建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办公楼和宿舍楼落成,师生喜迁新校舍。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穆斯林》编委会也分别由北京东四清真寺和帽儿胡同3号迁至北京市宣武区南横西街103号的新办公楼办公。(见下图)
6月13日,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20人离京赴沙特朝觐。朝觐期间,沙特国王会见了部分团员。
1959年
6月26日至7月12日,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17人赴沙特麦加朝觐。
1960年
6月,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8人赴沙特麦加朝觐。朝觐期间,沙特国王会见了全团成员。
11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开办为期3年的研究班。
1961年
6月,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7人赴沙特麦加朝觐。朝觐期间,沙特国王会见了全团成员。
1962年
5月,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5人赴沙特麦加朝觐。朝觐期间,沙特国王会见了全团成员。
1963年
10月21日至11月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推选包尔汉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任。(见下图)
1964年
5月,中国穆斯林朝觐团一行7人赴沙特麦加朝觐。
1965年
6月2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达浦生大阿訇在北京归真,享年91岁。
1966年
4月13日至7月2日,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杰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友好访问团一行5人,应邀出访了苏丹、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6国。
1966年至1973年,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被迫停止工作,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也被迫停办。
1974年
1月,由著名回族学者马坚翻译的阿拉伯伊斯兰史著作《阿拉伯简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系美国著名东方学者希提所著《阿拉伯通史》的缩写本。
1978年
7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逐步恢复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得以全面恢复。
(图为协会职工在重修办公楼前的道路)
1979
10月31日,以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东四清真寺大阿訇安士伟为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张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战部部长买买提明·托合提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朝觐团16人赴沙特麦加朝觐。这是我国穆斯林自1965年至1978年因“文革”而停止朝觐十几年后首次恢复赴沙特麦加朝觐活动。(见下图)
1980年
4月6日至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文革”后全国伊斯兰教界的首次盛会。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区的各族穆斯林代表256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代表各宗教团体向大会表示祝贺。
7月,根据中央关于恢复宗教院校的精神,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通过了“尽快恢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决议。经学院当年8月发出了招生通知,12月开办了第一期在职阿訇进修班。
(图为第一期在职阿訇进修班学员)
1981年
5月29日至6月14日,伊斯兰世界联盟代表团一行5人应邀来华访问。这是伊盟组织的第一个访华团,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伊盟的友好交往。
9月25日,停刊25年的《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版复刊。
1982年
自1982年开始,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陆续印制《古兰经》、《简明古兰经注》、《圣训珠玑》、《选译详解伟嘎业》等经典100多万册。
3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回、维吾尔、哈萨克族的10名留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深造。
11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正式恢复开办学制为5年制的本科班。
1983年
5月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
(图为新疆伊协赠送祝贺锦旗)
1984年
11月6日,在京各界穆斯林代表人士共同发起组织穆斯林建设牛街基金会,马松亭大阿訇为名誉会长,安士伟大阿訇为会长。
1985年
12月1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30周年校庆大会。(见下图)
1986年
7月25日至8月2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朝觐团35人赴沙特麦加朝觐。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次派工作组为中国朝觐者服务。
自1986年起,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开始选派在校学生参加朝觐。
1987年
3月10日至1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推选沈遐熙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12月4日至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伊斯兰世界联盟在北京召开了“伊斯兰宣教讨论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性伊斯兰教会议。(见下图)
1988年
11月22日至2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
1989年
6月15日至2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的916人乘中国民航包机直飞沙特吉达,赴麦加朝觐。这是中国穆斯林朝觐团首次包机直飞。
8月27日,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包尔汉·沙希迪在北京归真,享年95岁。
1990年
5月19日至23日, 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北京大学邀请,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阿卜杜拉·欧麦尔·纳绥夫等来华访问。
1991年
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5个全国性宗教团体的领导人到中南海做客,就如何保持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坦诚谈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沈遐熙参加了座谈会。
1992年
1月1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回族大阿訇、杰出的经学教育家阿卜杜·莱希姆·马松亭归真,享年97岁。
3月26日至2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受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委托,筹备召开了首次全国朝觐工作协调会议,讨论朝觐名额分配和有关问题。
12月30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首次应邀派出5名阿訇参加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举办的国际伊麻目进修班。
1993年
10月2日至13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沈遐熙奉命赴青海,协同青海省及西宁市政府协调处理解决有关侮辱伊斯兰教的出版物问题。
12月13日至1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暨庆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推选安士伟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1994年
3月,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申报的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出版发行。
10月4日,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包尔汉诞辰100周年。
1995年
3月13日至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京举办全国首届《古兰经》诵读比赛。(见下图)
1996年
1月30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中国穆斯林》杂志出版发行百期纪念活动。
3月5日至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京举办首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见下图)
1997年
3月29日至4月24日,应伊斯兰世界联盟代表团的邀请,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尤素夫·艾沙为团长的9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朝觐团,前往沙特朝觐。
1998年
7月14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伊斯兰教界杰出的爱国人士哈吉·萨利赫·安士伟大阿訇在北京归真,享年79岁。
1999年
3月3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编的《卧尔兹演讲集》出版发行。该书汇编两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的讲稿,分教义、教法、教育及伦理道德等8个方面,近30万字。
2000年
1月27日至30日,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推选陈广元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会议还表彰了全国百座模范清真寺。
3月2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顾问、原副会长、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哲玛鲁丁·白寿彝教授在北京归真,享年91岁。
2001年
4月23日至2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审定《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第一辑)文稿。
5月22日至24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和地方经学院教材工作座谈会,开始启动8部经学院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7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教务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第一辑)出版。
10月1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起人之一,原国务院副总理、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同志逝世,享年84岁。
11月6日至8日,为纪念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50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召开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2002年
6月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纪念庞士谦大阿訇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我国著名伊斯兰学者、教育家庞士谦大阿訇。
11月7日至17日,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的中国·伊朗《古兰经》文化艺术展在北京举行。
2003年
6月17日至1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召开经学院统编教材初稿修订座谈会,对统编教材的体系、种类、初稿修订标准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刊刊名为《新月华》,暂为不定期刊。
10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接见了全体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了《继承优良传统,谱写历史新篇》的重要讲话。
2004年
2月1日,在沙特麦加郊外米那射石场的中国朝觐人员因拥挤出现伤亡。正在非洲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获悉后,立即通过外交部指示我驻沙特大使和驻吉达总领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协助沙特有关方面迅速寻找失踪的中国穆斯林,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并妥善处理罹难者的善后事宜。
6月7日至12日,应台湾中国回教协会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赴台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次组团赴台交流。
2005年
1月2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体工作人员为在海啸中遇难归真的穆斯林兄弟姐妹进行了捐款活动,并于次日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转交受灾国。
5月2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12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
2006年
5月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推选陈广元为会长。
8月4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手书石刻《古兰经》告竣并举行揭幕仪式。
8月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公布《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等。
2007年
8月2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八届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开展‘一滴水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和“走有组织、有计划朝觐之路的倡议”。
8月22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庆祝《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50周年。
2008年
3月31日至4月2日,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经学院宗教课统编教材教学工作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5月13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伊斯兰教协会发出倡议,号召各级伊斯兰教协会、各地清真寺、穆斯林群众和穆斯林企业家,开展支援“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抗震救灾行动。
8月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穆斯林新貌》大型画册首发式。
2009年
7月7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网、中国民族报、人民政协报和国际广播电台等9家新闻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就“新疆乌鲁木齐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表《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的讲话。
8月2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中国各族穆斯林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艺术展”。
12月14日至22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团参加由中国宗教界、新加坡宗教界共同举办的以“携手共建美好世界——和平、合作、友谊、进步”为主题的“中国-新加坡2009宗教文化展”。(见下图)
2010年
7月23至2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作为承办单位,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泗水两地举办了以“和平、友谊、合作、进步——谱写中国与印尼穆斯林传统友谊新篇章”为主题的“中国·印尼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
10月8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北京市东四清真寺联合举办“陈广元大阿訇手书、王凤桐朵斯提石刻《古兰经》捐赠仪式”。
2011年
4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解经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
9月13日至16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章程》(修正案),确定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徽,选举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和协会领导班子。陈广元当选为会长。
2012年
3月20日至2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解经工作学术研讨会。
8月1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行“欢度开斋佳节暨尊老敬老爱心行”主题茶话会。
8月31日至9月6日,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承办的“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2013年
6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支持余崇仁阿訇翻译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提尔米兹圣训集》和《伊本·马哲圣训集》4部圣训集出版,标志着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部权威圣训集汉译本全部出版发行。
7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宗教文化出版社合作出版阿拉伯文版《塔哈维教典诠释》、《伊赫提亚尔教法经解》(上、下册)等哈乃斐教法学派典籍。
(来源:《中国民族报》)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