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佛法与康宁照护”论坛妙云兰若举办 学界教界合作

来源:2014年6月6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4-06-06

 

由南华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与嘉义市妙云兰若主办的“佛法与康宁照护”论坛在妙云兰若举行,南华大学林聪明校长开幕式上发言

 

 

合影留念

 

2014531日,由南华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与嘉义市妙云兰若主办的“佛法与康宁照护”论坛在妙云兰若举行,展开学界与教界对话。身心灵整体健康影响人类生活与生命品质,优质的人生有赖身心灵三方面的安适状态。“康宁照护”的界定范围较“安宁照护”为宽,不局限于临终病人和其家属的缓和性、支持性照护,还重视人生各阶段身心灵失衡的照护。

 

照护可分为他人照护与自我照护,结合两方面的力量而使受照护者获致全人安适与身心安顿。过去论说健康多关注在生理与心理的面向,忽略灵性作为健康之深层基础的意义。将灵性层面的关怀整合到康宁照护之中,宗教所能担任的重要角色非常值得探索。

 

校长林聪明阐述南华大学创办人星云大师致力推动的人间佛教,实践于生活中的三好理念,例如在学校南华学舍提供30斋,让师生以30元就能吃到健康素斋,还有推动的正念静坐有助于学生身心灵健康发展。期望论坛借助教、学界力量,发展康宁概念,特别给予论坛肯定与祝福。

 

接着主题演讲,邀请副校长慧开法师主讲“从佛教观点看现代医疗所面临的困境与可行的解套之方”,提出生命有其自然终结,医疗不是自然死亡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死得自然而不痛苦,不刻意加速死亡,但要照顾生命,拒绝增加痛苦的临终。提醒在座预立安宁缓和医疗,并成立个人往生后援会相关支持系统,才能帮助长者和自己有尊严的往生。

 

论坛内容以“学界的跨域对话”、“教界的实务观点”、“净土佛教与康宁照护”等主题进行。佛教是在华人圈中盛行的宗教,包含精深的生命哲理与系统的实践指导,颇能为身心灵健康照护提供理论与实务兼具的应用模式。佛教也有相对不足的部份,有赖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充实。

 

南华大学是重视身心灵健康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宗教学研究所、生死学系、哲学与生命教育学系、自然医学研究所等相关系所,以及佛学研究中心,希望通过跨科际整合的力量,发展“佛法与康宁照护”学理研究与可行方案。

 

除了学术界的整合研发,更需要佛教界提供实务咨询并进行推广合作,使本计划得以先在教界落实,累积推行经验,培育照护人才,再扩展到社会各界。此次学界教界合作论坛先结合南华大学与嘉义地区佛教寺院,进行发展方向与合作模式的跨域交流研讨,奠定未来持续研发与推动的重要基础。

 

本次论坛合作单位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生死学系、哲学与生命教育学系、自然医学研究所、嘉义水上妙莲禅寺、嘉义竹崎香光尼僧团。

 

妙云兰若慧理法师、常光法师、德谦法师,香光尼僧团自鼐法师、台湾临床佛学研究协会理事长宗惇法师、妙莲禅寺印行法师、屏东教育大学教授陈剑锽、南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吕凯文、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暨宗教学所所长黄国清、生死学系主任蔡昌雄、哲学与生命教育学系主任尤惠贞、宗教所助理教授觉明法师、图书馆馆长黄素霞、研究生普安法师等近百人与会。(文、图:薄培琦)

 

(来源:人间社)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