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戈壁大漠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

来源:2015年8月1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5-08-19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生活着一个独特的群体——蒙古族穆斯林。当地居民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浩腾科布尔蒙回缠头回回

 

历史上,蒙古族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但阿拉善左旗的部分蒙古人却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是土尔扈特的一支游牧民族,住蒙古包,穿蒙古袍,通用蒙古族语言文字,是地道的蒙古民族。他们严守伊斯兰教教规,保持穆斯林的风俗习惯,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蒙古族中的一支奇葩。

 

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同其他穆斯林一样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蒙古族穆斯林相聚前往敖伦布拉格镇和平嘎查的阿日苏墓地,集体请阿訇为已故的亲人祈祷诵经,宰羊炖肉、和面炸油香、做开斋饭,在别格太清真寺做主麻。草场好的时候,还要举行摔跤、赛马、赛骆驼比赛。他们把这些节日叫过都巴

 

不过,他们除了参加伊斯兰教的活动外,还参加祭敖包、长调比赛、草原那达慕等活动。在集会、节庆期间,蒙古族穆斯林以草原人的情感,唱响蒙古族穆斯林独有的科泊尔长调。这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符,是这一民族识别的标志。

 

然而今天,蒙古族穆斯林虽然按照祖辈传下的伊斯兰教习俗,坚持信仰伊斯兰教,遵循穆斯林习俗,但在青少年中,学习阿拉伯文的人逐渐减少,对伊斯兰教习俗了解也越来越少了。懂阿拉伯文、会念《古兰经》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但也寥寥无几。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20153月至6月举行的民族分布情况及宗教信仰调查显示,有的蒙古族穆斯林家庭前几代和父辈这代都信仰伊斯兰教,而到了子孙这代,就存在有的信仰伊斯兰教,有的信仰藏传佛教,有的甚至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

 

莫日雅是阿拉善左旗伊斯兰教服装服饰和伊斯兰教婚礼服装的制作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说:我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穆斯林,但全家信仰伊斯兰教的只有我一人,孩子们对信仰的意识很淡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年轻的蒙古族穆斯林对一些风俗习惯已经模糊淡化,一些文化传统正逐渐遗失。

 

改革开放以来,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受到了尊重和保护。阿拉善蒙古族穆斯林文化传承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201310月,重新修建的阿拉善别格太清真寺在敖伦布拉格镇落成。20148月,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好来宝清真寺举办了222周年庆典暨农牧民那达慕大会。(文:马良秀)

 

(来源:2015818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