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吉首大学首次举办宗教人类学论坛——专家学者热议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

来源:2015年9月1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5-09-17

98日至11日,“茶马古道上的文明与宗教”——第四届中国宗教人类学论坛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大学召开,专家学者热议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

 

茶马古道源于唐宋时期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民国时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3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涵盖湘、川、滇、藏、陕、新、蒙等中西部地区。在这条道路上,各民族、各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民族、宗教文化的一个大走廊。

 

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在致辞中说,茶马古道是古丝绸之路主要路线之一。它是多元文明交融、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挖掘、整理茶马古道宗教文化,对“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层面上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金泽说,文明的交往不只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其中宗教文化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是世界不同文明板块间的交流交往,茶马古道则是中华文明内部不同板块间的交流交往。与“一带一路”一样,茶马古道上多民族、多宗教的文明交汇,形成了很多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共生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湘西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地段。据湘西州宗教事务局局长田滔介绍,湘西五大宗教俱全,有30万信教群众。在湘西的奇山异水中,民间信仰极为普遍,神灵盎然,巫风炙烈。土家族的毛古斯、摆手舞,苗族的椎牛、接龙、椎猪……大量民间信仰文化遗存至今,富有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与会学者就“一带一路”建设与多元宗教生态、茶马古道上的多元宗教融合与族群认同、茶马古道上的多元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茶马古道上的地域崇拜与民俗宗教、茶马古道上的苯教与佛教信仰、“一带一路”的宗教人类学研究等6个主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慈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22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宗教人类学学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支持的交叉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迄今已举办4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近年来,世界宗教研究所积极引领宗教学界重视“一带一路”的宗教人类学研究,第三届和第四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都涉及本主题。(记者蓝希峰)

 

(来源:2015915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