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十二:“学术与信仰——换个视角观儒之学与教”成功举办

来源:2024年7月11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4-07-11

2024年7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学术与信仰——换个视角观儒之学与教”,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中国宗教学会易道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孔德立教授主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盛珂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正编审与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宏斌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致辞,来自世界宗教研究所及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中,孔德立教授首先梳理“儒教”问题提出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明末传教士利玛窦提出,第二阶段是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第三阶段则是任继愈先生提出。现代学者吕大吉、牟钟鉴提出调和性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孔老师将儒学和儒教进行理论区分:儒学是学术,儒教则是信仰。接下来,孔德立教授分析了“儒”含义的变迁。孔子之前儒是一种职业,不包含道德。先秦诸子将儒家和孔子分开,突出孔子之教的道德性。汉代出现与学术及进身之途有关的儒。总之在中古时期,孔子不等于儒家,六经不等于诸子略中的儒家文献。宋代后,以《朱子家礼》为例,儒家信仰以礼仪化的形式普及到民间,将儒学和孔子之教进一步扩大为家庭宗教。儒家发生了由学术而信仰的转变。最后,孔老师探讨了儒教的当代影响。儒教有利于更好传播中国文化,儒教的载体如家谱、家庭祭祀等有利于理解中国文明连续性,强调儒家的信仰层面有利于净化学术生态并避免对儒家重利禄的批评。总之,儒学和儒教是相互关照、相互影响的两种形态。儒学本身就是修身之学,儒教使信仰更加坚定。

 

在与谈环节,盛珂教授提出“儒家是否是宗教”本质上是现代性问题。近代以来儒家成为被观望、被定义的对象。而传统的儒家是一整套生活方式,以对天理的理解指导生活,本身是哲理、信仰、实践的综合。如今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讨论儒教,已经摆脱了晚清民国的焦虑感。盛教授认为儒教与各大宗教一样,都是学术研究与宗教实践并行不悖,当代儒教应注意在彰显信仰层面的同时又不破坏哲学层面。王正老师提出,思考现代性问题应该回到古典学中去寻求不同理解和解决方法。正如公民宗教理论中“演化的宗教观”,儒教在历史发展中也应涵摄多样性。此外,王正老师还积极思考儒教对现代人的意义,如缓解现代人的焦虑情绪,参与现代青年民众的精神生活建构等。现场交流环节,各位学者就儒教祭祀礼中的神圣性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张宏斌副研究员作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所领导,以及科研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得以成功举办,圆满结束。

 

 

 

(撰稿、图片:世界宗教研究所 李晓璇)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