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举行青年理论学习交流会。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国生,所长郑筱筠,纪委书记、副所长朱旭尧和全体青年同志一起参加学习交流。
吴国生同志首先传达了高翔院长在2025年4月1日新入院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高翔院长特别关心关注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对年轻干部寄予厚望,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就加强年轻干部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教育培训提出新要求,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随后,青年学习理论小组组长张宏斌同志领学了高翔院长在纪念《历史研究所七十年周年文章》精神。青年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交流了学习高翔院长讲话精神的体会。大家表示,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立足工作岗位、职责使命,积极践行高翔院长提出的“青年学子要做有情怀、有思想、有风骨的学问”的殷切期待,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推动研究所改革发展和科研创新贡献力量。
会上,郑筱筠同志指出,高翔院长的讲话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战略高度,对学术研究的整体格局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刻剖析,让我们能从全局视角审视自身工作;其内容体大精深,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分析,都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底蕴与精准的洞察能力。郑筱筠所长激励青年同志树立远大目标,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攀登;引导大家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启发青年人培养创新思维,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宗教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实现个人价值与学术理想,成为推动宗教研究事业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
朱旭尧同志指出,青年理论学习十分必要,强调理论学习不仅要注重形式和方式,更要高度关注实质和内容,力求让青年同志真正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学习并积极实践。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科研基础的锻炼,将各项理念切实付诸行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不断拓宽科研思路。
吴国生同志在总结讲话中对宗教研究工作和青年同志的成长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党中央,特别是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义不容辞的首要责任与使命。全体成员务必将政治意识摆在首位,时刻坚定自身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与政治信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政治与行动的每一方面,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偏不倚。同时,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深刻认识到宗教研究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研究都应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展开,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谋大事,确保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助力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树立系统观念、系统思维。在宗教研究工作中,坚决避免碎片化的研究模式,要树立系统观念与系统思维。宗教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和层面,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因此,要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宗教研究,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关联性、以及协同性。从而构建起体系化的研究成果,为宗教研究领域贡献更具深度与广度、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成果,推动宗教研究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树立鲜明的学术导向和价值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宗教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确保研究方向正确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准确把握宗教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要始终秉持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鼓励青年同志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不断推动宗教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在研究过程中,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以解决中国宗教领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我国宗教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树立底线思维。在工作和研究中,要深刻认识到“行稳方能致远”。严格执行党中央规定的各项要求,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全体同志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对各项纪律规定做到了然于心,时刻以纪律为标尺衡量自己的言行。同时,要增强规矩意识,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单位规章制度,还要遵循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做到懂规矩、守规矩。在宗教研究领域,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类风险,包括意识形态风险、学术不端风险等,确保宗教研究工作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稳步推进,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世界宗教研究所 张宏斌研究员)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