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智库、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会议邀请了辽宁、陕西、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福建省统战、民宗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新疆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河南省天主教中国化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朱旭尧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国生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后,各地各部门包括宗教界、学术界都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实践证明,这一重大创新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但“化什么”“怎么化”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系统推进”如何落地落实,是一个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有效推动学术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宗教中国化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出系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同时关注中华文化润化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当前新时代润化机制的实践逻辑是“润、化”共同作用,包括转化、深化、内化三个阶段,是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育新向上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两个结合”,遵循宗教工作规律和统战工作规律,发挥好、运用好中华文化润化机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来自辽宁省、陕西省、四川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统战、民宗部门领导及学者,围绕当地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实际发展状况,政府部门宗教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推进宗教中国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研讨会分设两个会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宗教中国化的历史与实践经验”、“宗教中国化的理论阐释”等主题展开研讨,回顾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中国、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过程,以历史文物、宗教建筑、教界代表人士的宗教思想状况等事例生动呈现外来宗教推进中国化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以及本土信仰、地方案例看宗教如何在与其他领域的互动中展开中国化进程,并对三中全会提出的“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要求进行学理阐释。共有21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
闭幕式由郑筱筠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肖清和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李志鸿研究员分别代表分会场进行了小组汇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国生为本次研讨会作总结发言。
(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张馨月)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