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世界宗教研究所2025年度系列学术讲座第九讲:“信徒:尊严心理学路径”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5-10-29

10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承办的世界宗教研究所2025年度系列学术讲座第九讲“信徒:尊严心理学路径”于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方文教授主讲,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何蓉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华伟研究员、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向宁副研究员与谈,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副主任张昭炜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郑筱筠研究员出席并发表欢迎致辞。世界宗教研究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方文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深入探讨了信徒和尊严心理学的历史演进路径,直指当代信徒心理学研究正面临的根本性危机。方文教授指出,当代心理学长期处于“治理心理学”与“幸福心理学”的双重影响下,面临理论深度消减乃至认知框架简化的系统性困境。方文教授阐释了在特定的权力-资本结构中,支配性力量如何超越其刚性秩序本身,通过重塑社会认知与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构建出一套深刻而精密的社会分类权力体系。由此,信徒心理学得以解放其被束缚的想象力与洞察力,重铸其学术使命与思想风骨——为实现每个人的可持续尊严而赋权。

 

与谈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的讨论。李向平教授认为,在宗教性的神圣系统之中存在着一个“被赋予尊严”的核心命题。何蓉研究员表示,“尊严”是德国社会理论脉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斯·韦伯正是在个体为与生命价值相关联的目标而奋斗的意义上探讨尊严问题,在中国语境中对“尊严”的强调具有重要启蒙价值。李华伟研究员在讨论中聚焦于共同体、民族等宏观结构与个体尊严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宁副研究员认为方文教授关于尊严心理学的体系化探讨具备开拓性,为数字人文宗教理论建构提供了宝贵借鉴。

 

讲座闭幕式由张昭炜研究员主持,郑筱筠所长在为本次讲座作总结时指出,尊严的话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幸福排行榜”频现的当下,方文教授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展开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价值,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提供了关键洞见。

 

本次讲座主题鲜明、讨论深入,为与会同仁提供了一次宝贵的面对面交流机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对话氛围。

 

 

撰稿: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申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何佳鸿)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