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共同在线上主办的“2023年佛教研究室学术周系列之一”,第一讲题目为“从西夏译本看《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在河西地区的流变”。
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健研究员主持,孙颖新副研究员主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与人类学研究所孙伯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纪华传研究员和故宫博物院李若愚副研究馆员与谈。
讲座梳理了西夏流传的两种不同来源的《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译本,一种是基于汉文的《佛说甘露经》,一种是基于自汉文本转译成藏文的《八明满》,并借助诸本之间的对勘与文本在流传过程中的改编和变异,指出了西夏译本对汉、藏文本的融合以及西夏佛教显密圆融的突出特征。
孙伯君研究员认为这次讲座以《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诸多西夏文译本为切入点,通过细致入微地考释各种文本的汉、藏来源,诠释了西夏时期显密圆融的佛教特色。西夏佛教上承敦煌和辽代燕云地区的华严禅信仰,仁宗时期又进一步接受来自西藏本土的藏传佛教,呈现了上层与民间相呼应的显密圆融的佛教面貌。同时,元代早期西夏遗僧又和西藏本土僧人一起,把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并进一步吸收中原流行的华严禅信仰,通过主持编定、刊行《普宁藏》、《河西藏》和《碛砂藏》,进一步推动了汉、藏佛教在中原的融合发展。
纪华传研究员指出,佛教在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这一文本为佛教中国化、民族化和本土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佛教中国化既包括对中国本土固有的儒、道文化的适应,也包括传入民族地区后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俗的结合。佛教中讲“随方毗尼”,河西地区各民族根据各自的习俗文化,选择性地节译和改编传入的经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种调适具有佛教地域化的色彩,丰富了佛教本土化的内涵。
李若愚副研究馆员认为这些不同西夏译本的流传,反映了河西地区党项人文化吸收借鉴来源的多样性,体现的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他对西夏文两种译名《八明满》或《八明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从《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藏文经题“phags pa snang brgyad ces bya’i rigs sngags kyi mdo”来看,西夏文《八明种》的译法似乎更为恰当。
与会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提问与讨论。
(供稿人:孙颖新)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