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张志鹏:“大师”巫术与宗教信仰有着本质区别

来源:2013年10月8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3-10-08

近期,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对气功大师王林进行了揭秘。调查表明,自称气功大师的王林是江西萍乡人,他曾学过杂技表演,也曾因诈骗罪入狱服刑。不知从何时起,他却摇身一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大师。此前,王林在演艺圈、政界、商界因朋友众多而闻名,与各类明星、官员等的合影让他在网络上大出风头。他亦被称为萍乡首富,其府邸王府极其豪华。

 

其实,王林所吹嘘的绝活被起底点破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把简单的江湖骗术演变成魔幻术的真相,曾经的推崇拥戴瞬间变得荒谬可笑。且不说那些追捧大师的明星都哑口无言,就连色厉内荏的王林也已悄然躲起。在此,笔者不想过多地讨论王林事件的未来走向,或许如央视所说的,让他尝下法律的功力,或许他还可以逍遥法外。真正需要分析和说明的是,王林这样的行为与宗教信仰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如何教会广大民众辨析巫术与宗教?

 

长期以来,我们的宣传教育总是把宗教与迷信一起合称,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将宗教与巫术、迷信混为一谈。事实上,迷信更多的是指对巫术等活动的信奉,而宗教与巫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斯达克与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合著的《宗教的未来》一书中,给宗教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主要从事提供以超自然假设为基础的一般补偿物的人类组织。这个一般补偿物听起来很抽象,它是一种信念,即相信回报将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在不可能立即证实的其他某种情况中获得。例如,进入天堂的永生、成佛成仙等都是这种一般补偿物,它只能是一种信念,而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实证或证伪。

 

利用补偿物的概念,斯达克和本布里奇很容易地区分开了巫术与宗教的差别。相对于宗教永远包括最一般的补偿物,巫术提供的则是相对特定的补偿物。因此,对于巫术而言,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以将其与宗教区别开来。首先,因为巫术提供的是特定的补偿物,因此它常常成为经验证明的对象。这就意味着巫术经常容易受到反驳。例如,关于特殊的咒语能够医治疣子或能够使人刀枪不入的说法,可能通过直接的检验来证明是假的。这使得巫术成了一种冒险的交换商品,也解释了许多受欢迎的巫师急速翻船的现象。其次,巫术缺乏支持组织建构所需要的那种特征。因此,巫师不可能要求他人保持长期稳定的交换模式;巫师可能为单个的顾客服务,但不可能领导一个组织。

 

由此,引发出巫术与宗教的不同社会反映。通常来说,科学是巫术的对手,法律是巫术的克星。因为,科学的实证精神很容易揭露巫术的魔法手法,法律的中立精神又有助于处理因巫术诈骗引发的纠纷。但对于宗教而言,科学与宗教并行不悖,宗教与法律相辅相成。

 

气功大师王林的现象来看,他几乎完全符合了巫术和巫师的特征,例如,他的空盆来蛇等手法就会被魔术师轻而易举地揭穿。再如,他曾向一个弟子收取760万学费,该弟子获得一本号称祖传练功秘籍的《万法朝宗》、一个蒲团和一个打坐用的木头板凳,并被告知只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练成神功。结果一无所获的弟子最终与王林对簿公堂。事实上,这些年先后被曝光的伪大师,如能治百病的张悟本、能在水下闭气生存的李一道长等,也都暴露了巫术的先天缺陷。所有这些人通常是神通广大但却可以被揭秘,名声鹊起但无法形成宗教组织。

 

如果要深入探析为何巫术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受骗者云集,在众多因素中,也存在着宗教不够发展的原因。可以推论,随着宗教的复兴,巫术会逐步退缩回自己的领地。但由于人性的需求,巫术也绝不会在人类社会中消失。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巫术打着宗教的旗号行骗,摇着国学的幌子敛财。2009918日,由王林投资近1.5亿元修建的建勋寺捐赠给萍乡市佛教界,为其赢得荣誉。再如所谓国学大师翟鸿燊也被人质疑存在欺骗行为。妖孽层出不穷,实乃国之不幸,也更需要有识之士与广大民众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照妖镜和媒体监督的金箍棒

 

(来源:201386日《中国民族报》,引自基督时报网)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