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德教的历史及现状

来源:2013年2月1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3-02-19

德教是起源于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流传并发扬于东南亚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华人中的一种新兴的民间宗教。德教会是德教的最重要的宗教组织形式,自1939年在中国潮阳创立了德教会的第一个阁——紫香阁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在广东特别是潮汕地区成立了20多个德教会阁。二次大战结束后,德教先后传至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以善社等为单位的、经政府合法注册的德教会组织,在上述三国已达至约200个,在册德友数以万计,成为凝聚华人振兴传统道德、倡办慈善福利事业、交流信息、增进友谊的重要宗教组织。

 

一、德教会的起源——潮汕德教会

 

关于德教会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人们对德教历史的介绍,大多是根据传说和德教所尊奉的师尊的乩谕。有关德教会的初创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的中国潮州。1939年,正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火弥漫,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此时,潮阳县和平区英西港乡的杨瑞德等人,为祈祷战争平息,地方安宁,乃设香案,以家藏的柳乩,祷请仙佛降鸾训谕,创立了德教会历史上的第一个阁——紫香阁。紫香阁成立后,在宣扬道德,醒化人心的同时,致力于赠医疗疾,施赈恤难等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奠定了后来德教会阁发展的基本形式。

 

紫香阁创立以后,接下来在潮汕地区大力发展德教的是马贵德和李怀德。1940年,马贵德在潮阳南薰乡自己的家舍,创立了德教会的第二个阁——紫清阁。1942年,马贵德又同几位同德一道在汕头市潮安街创立了德教会的第三个阁——紫和阁。据说,同年522日,诸佛仙尊降鸾于紫和阁,颁示《德教心典》经文,这部心典成为后来德教会最重要的典籍,一直为各国德友所普遍尊奉和念诵。同年,紫和阁德友又奉命到澄海寄德轩创组紫澄阁,并设立明德学校,借以培育英才。可以说,紫和阁在德教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原因有二:一者《德教心典》产生于此阁,从而使德教会有了自己统一的经典;二者紫和阁派人赴澄海协助创立紫澄阁之举,成为后来德教会开创新阁的范例。

 

1944年孟春,李怀德于潮安龙溪区创立了紫阳阁,这也是潮汕德教会的第五阁。据德教文献称,是年秋月,德教所崇拜的柳春芳师尊降谕将老子的《道德经》改编为《德教意识》一书,初步确立了德教的教义和宗旨。同年3月,在马贵德和李怀德的协助下,又在汕头的镇华里创立了潮汕德教会的第六阁——紫雄阁。在以后的数年间,德教在潮汕地区相继创办了20多个德教会阁。

 

二、德教会在香港、新、马、泰的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教开始向潮汕之外发展。1947年,马贵德在香港盘含道创立紫苑阁,开香港德教会之先河。接着,又在香港和九龙创立了紫兰阁、紫因阁、紫蓉阁、紫香阁、紫靖阁等。这些德教会阁在宣扬道德教化的同时,纷纷参与赠医施药、振灾济贫等慈善事业,并设立德教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德教在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教会在东南亚的创立,掀开了德教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有关德教会在东南亚创立的第一所会阁的时间和地点,传说不一。据亚庇德教会紫瑞阁所编辑的《德教的概念与发展》一书所说,1947年泰国华侨林德悟在泰国首都曼谷创立了紫辰阁,接着,陈德泰又创立了紫玄阁,后来,紫玄与紫辰两阁又联合组成了玄辰总阁。1952年,在曼谷的景福寺创立了紫真阁。如此说属实,那末,1947创立的紫辰阁就应当是在东南亚的第一个德教会组织。然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1952年于新加坡创立的紫新阁,是东南亚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德教会会阁。紫新阁由李怀德协助创立,具体时间是19521015日(农历)。1954年孟春,在马六甲创立了紫昌阁,同年31日(农历),在柔佛州创立了紫英阁,418日,在槟城创立了紫云阁。

 

德教会在新、马、泰等国首创以后,很快在当地华人中传播开来,数十年间,德教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德教组织遍布于乡镇和城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德教的宗旨和基本教义

 

德教是一个宣扬道德教化的民间宗教,其中心精神是道为宗德为崇,或者说道为体,德为用,道以理归,德以善臻。因此,是德教立教之本。

 

德教主张五教同宗,诸善归一德。认为道教的根本教义是崇德,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慈悲,儒教的核心是忠恕,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是博爱,伊斯兰教的宗旨是慈恕,所有这些,都是世界各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德教崇奉五教,目的无非是发扬五教的美德精华,启发人类自己的良知,并在实际生活中奉行和实践。同时,德教认为,举凡世界上正信之宗教,皆以利人济物、修心济世为旨趣,因此,应当求同存异,融洽各教,统归一德,达致德教一家亲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

 

德教的主旨是以化人,奉守教不离德,德不离身的理念,尊崇古圣先贤,发扬他们的嘉言懿行,宣扬道德,扬善止恶,扶危济贫。

 

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德教倡立十章八则作为德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准则。所谓十章,即十大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八则八大良规: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

 

德教会是德教普化民间的组织形式,它是一个综合宗教与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为一体的民间社团,冠以等多种名称,而以为基本单位。

 

德德社是德教所崇奉的仙佛师尊的总称,会集了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信仰中的各路神灵。除了五教教主以外,还有玉皇大天尊关圣帝君,及柳春芳、杨筠松、张玄同、吴梦吾四位掌教师尊,还有道济佛尊(即济公)、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祖师等。

 

扶乩是德教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德教得以创立与发展的中心的环节。所谓扶乩又称扶鸾,是神人相通的一种方式。扶乩时,用一三叉柳枝,由两人执柳,一正一副,神明降灵时,柳枝自然挥动,写出乩文,这乩文就是神明的圣意。在德教会的发展历史中,扶乩起着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德教会阁的创立,还是《德教心典》的颁示,乃至德教会的一切重要会务,都要禀告师尊,然后由乩示指导,遵奉师命而行。扶乩是吸引德友参与德教会活动的重要途径,德教的诸多乩文,更成为德教会的珍贵文献和精神源泉。但德教会人士强调,乩文是否代表了神明的真意,要经过一定的判别,防止“假冒”的有害内容误导人群。

 

四、德教会的现状

 

经过近50年的流传和发展,德教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当地社会特别是在当地华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德教会组织遍布新、马、泰三国的各个角落,德教会所兴办的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德友更是难以统计,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

 

目前,加入泰国德教慈善总会的德教会阁已有66个单位,还有数目不清的没有加入总会的会阁,全泰72府的大部分已成立有德教会组织。在只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现已有9个德教会组织。在马来西亚,德教会更是遍布于全马12个州,总数在120个左右。其中,加入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的有90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被改写,新的德教会阁还在不断的诞生。现在,德教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在澳大利亚,已有堪培拉的紫洋阁、墨尔本的紫金阁,以及最近将在墨尔本和悉尼分别创立的紫成阁和紫乘阁;还有美国加里福尼亚旧金山的紫根阁及阿尔咸伯拉的紫金阁等。另外,在中国台湾的高雄等地,已经新建立了德教会的组织。台湾学者对东南亚德教情况的实地调查也已经先一步展开了。

 

本文旨在使人们对德教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主要参考了马来西亚亚庇德教会紫瑞阁所编辑的《德教的概念与发展》(2002年3月20出版)一书,特此鸣谢。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