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嘉木扬·凯朝:乔布斯的禅修对苹果机的启示——乔布斯为何将品牌定名为“苹果”

来源:2014年9月22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4-09-22

    引言

 

    人以食为先。人生在世,任何人都离不开吃,离不开喝。众所周知,苹果虽然是一种水果,但可以充饥当饭吃,可以解渴当水喝。这样一种普通、易见而又有益于身心的水果,它能够成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著名的品牌标志,是有其因由的。乔布斯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到了禅宗的影响——“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是”的人生理念,也深知佛教所提倡的普度众生、众生平等,给予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理念。所以,乔布斯在入定禅思中悟道了“苹果”的启示,在禅思中诞生了带着微笑的“苹果品牌”;这也说明了乔布斯的“心境”,世界人民大众需要什么,就给他们提供所需的产品,以达到他的利世精神。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正确吸收和运用了佛教的智慧,而他为何在诸多宗教中选择了佛教及其教义?乔布斯已经往生,回首他多年的佛教禅修,不仅仅只是为他带来开发苹果机的启示,应该还有更深刻的人生内涵。乔布斯的存在是世界的传奇:佛法改变了乔布斯,而乔布斯也通过佛法、禅宗思想影响了世界。

 

    一、青年乔布斯对禅学的追求

 

    1972年,乔布斯在就读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时,大量阅读宗教与哲学类书籍,之后下定决心研究并亲自体验唯心论与存在主义。他喜爱研究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正是这个时候,他读到了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写的《禅道》和《禅学入门》。从此,佛法成为乔布斯思想上的明灯。他甚至认为如果一定需要上大学,他愿意去上一家佛教禅学院。乔布斯认为,对于佛教禅学的修持和思考,是他拥有的最高“智慧”。

 

    为了赴印度进行瑜伽禅修,在电玩设计公司雅达利(Atari)工作数月后,1974年8月,19岁的乔布斯如愿以尝地与里德学院的同学、后来苹果公司首位员工的柯特(Daniel Kottke)在最炎热的时节,“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在佛教中找寻精神食粮、探寻人生目的。从印度回来后,乔布斯并没有放弃他的灵性探索,他开始信奉佛教,不仅剃度,还一度身着印度传统服饰。回忆到印度旅行的这段时期,乔布斯曾对此表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三件,这是其中之一。”

 

    从印度旅行回来两年后,乔布斯的商业直觉更加敏锐,并在1976年4月1日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共同创办了苹果公司(Apple)。乔布斯逐渐从佛法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做事的原则,并产生了一个愿望:有朝一日,要在美国这样一个宗教世俗化的社会中,借助人们迷恋消费和乐于物质享受的弱点,创造一家公司,把佛教和商业结合起来,与乐人天。

 

    二、乔布斯的佛教人生观

 

    对佛学的研究和禅学的修持,影响了乔布斯的一生。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不管是寻求个人幸福,还是制定公司产品策略,包括直面人事交往,甚至面对生死挑战,乔布斯一直依靠佛法的无上智慧。

 

    1991年3月18日,乔布斯和劳伦娜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举行了佛教传统的婚礼。这场婚礼的主持人是一位日本佛教禅宗僧侣,名叫乙川弘文。作家威廉·西蒙在一部传记中这样描述道:“仪式简单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宾客和新娘走入时,熏香正在燃烧。没有婚礼的钟声,而是诵佛经祈福作为旋律。”

 

   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不要被教条所束缚,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三、乔布斯和夫人选择素食与苹果机

 

    乔布斯是素食主义者,这也是公司被命名为“苹果”的原因,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食物。乔布斯生活中,坚持早睡习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佛教徒没有夜生活”。乔布斯说:“禅学重视经验,不重思辨,而是只管打坐,无念无想。我看过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没什么功效。所以,我对那些能够超越有形物质或者形而上的学说极感兴趣,也开始注意到比知觉及意识更高的层次——直觉和顿悟,这与禅的基本理念极为相近。”这是乔布斯1973年在里德学院修持坐禅时的讲话,看得出他对打坐禅思在当时已有较深的体悟了。

 

    2004年乔布斯被确诊患上胰腺癌。医生宣布他只有3至6个月的生命,让他回家准备后事,但他在手术后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苹果产品发布会上。乔布斯成了“乔不死”的绰号。乔布斯坚持用素食的食疗方式与病魔对抗,半年后他奇迹般地痊愈了,他把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生命奇迹归功于信奉佛教的力量。

 

    乔布斯的办公室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房中间有一个坐垫,是用来打坐的。乔布斯保持每天禅修打坐的习惯已经多年,在决策前,他会打坐禅思,然后叫下属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以便他来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四、初学者的心态

 

    乔布斯修禅的入门书籍很多,日本禅师铃木俊隆用英文写的《禅者的初心》(Zen Mind, Beginner’s Mind)对他的启发很大。追源溯流,铃木俊隆算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日本曹洞宗在美国的传人。1959年,铃木俊隆禅师抵达美国,凭着六祖“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一句话,立志教授全无佛学根基的美国人修持“只管打坐,无念无想”的禅的境界。

 

    让美国人学禅打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铃木俊隆禅师以“对症下药、因人施教”的方法指导。有一次,一个美国学生问铃木俊隆禅师,为什么日本人的茶杯做得这么纤细精致,很容易被大大咧咧的美国人不小心打碎。铃木俊隆禅师回答说:“不是他们做得太纤细,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去掌握它。你必须因应心境来调整自己,而不是要外在环境来配合你。”

 

    乔布斯说:“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正如《禅者的初心》所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启迪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乔布斯一生,就这样实践铃木俊隆禅师的禅机。

 

    2011年8月的《北京晨报》报道说:勇敢的乔布斯起步于打禅。在乔布斯的人生经历中有这么一段,当他从里德大学辍学返回硅谷后,经常到日本禅师乙川弘文主持的禅宗中心修持打坐。在创办苹果公司之前,乔布斯一度不知道对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决断,他很想去日本继续修禅打坐,但是又无法放弃创业的理想,于是向禅师求教。而禅师则对他讲出了那则著名的禅宗故事——风吹幡动。“千百年前,有僧人说:‘是风动。’又有僧人说:‘是幡动。’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坐禅打坐让人躲开了尘世喧嚣、避开了众多表面的事情,回归到问题本真和人的自在状态,因此乔布斯能够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乔布斯每天坐禅打坐结束时,都会对着镜子问:“如今天是我的最后日子,原计划今天的事我还愿意做吗?”

 

    结语、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为何是佛教徒——乔布斯

 

    2011年2月17日,乔布斯以及十几位硅谷巨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进晚餐,坐在奥巴马左侧背对着镜头的就是乔布斯。2011年7月11日下午消息,美国科技博客评选出过去20年间美国最成功的公司CEO,乔布斯超过比尔·盖茨,排名榜首。曾经有研究过盖茨和乔布斯的学者说:盖茨让他人“心生敬畏”,而乔布斯却让他人“心向往之”。乔布斯的人生低调,生活简朴:黑上衣、蓝牛仔裤、灰色运动鞋,是乔布斯的标准行头。一套穿着加起来还不到200美元的衣服。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当时日本有个禅学家在聆听松下的言论后,总结了这样两句话:“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日本曹洞宗要求修行者每天挤出五分钟来坐禅,方法以“眼横鼻直,无念无想;只管打坐,即心是佛”的境界来净化自己,身心轻安。就这样,乔布斯对佛教修禅有了极深的研究和亲身体悟:“佛是已经觉悟的人,人是还没有觉悟的佛。”

 

    注释:

 

    1、铃木俊隆著、蔡雅琴译:《禅者的初心》,海南出版社,2009年。

    2、东隆真:《佛陀から道元への道》(从佛陀到道远之路),日本国书刊行会,2000年。

    3、嘉木扬·凯朝:《内蒙古佛教与寺院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