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王志远:走出去——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

撰稿: 编辑:许津然 来源:2019年8月2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19-08-23

中国佛教是面向世界的宗教,从汉唐开始,就不受国界的束缚,不仅不断地从海外走来,也不断地向海外走去。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在亚洲形成具有历史传统的汉语系佛教传播区域乃至近代向欧美扩张,在世界许多区域分布着藏语系佛教的传承体系,在东南亚、南亚维系着与巴利语系佛教的密切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佛教不存在走出去的问题。走出去,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涉及当今国家的方针、政策乃至法令,是因为涉及中国佛教的社会团体行动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

 

因此,确实还是需要明确,如果作为一种自觉的走出去的行动,中国佛教当下肩负着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最突出、最现实的是加入建设一带一路的队伍。一带一路与中国佛教三大语系息息相关,法显、义净、玄奘……以及许许多多为佛教求法弘法、前赴后继的高僧,曾经在一带一路上奋不顾身,名垂千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国佛教现在当然要继承这个传统,有所不同的是,要在这条路上,把中国佛教的种子再播回去。不仅要沟通,更要传播。在一带一路上,缅怀先人就是肯定后人。当我们在斯里兰卡纪念法显的时候,也就为我们自己找到了一块精神的立足之地。在先人走过的路上,我们不仅能够收获友谊,而且能够吸引信众,传播已经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佛教。

 

基督教走遍了世界,他们对传播上帝的福音从来没有任何顾虑。而多年来,中国佛教几乎没有这种使命感,始终平静地保持着姜太公的心态。当然,也有开创者在行动,最杰出的有两位。

 

第一位是净慧长老,他以创立生活禅著称于世,彪炳史册。他在欧洲许多地方建立了生活禅的传播中心,从佛教根本义理的角度,让中国佛教以符合时代需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各国民众。

 

2014年,在中国湖北第四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上,关于净慧长老与生活禅的论文数量在几个研究子题中列居第一位,多达47篇,内容丰富、生动、深入。其中,一批来自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的学界、教界人士的论文展示了生活禅的国际视野。净慧长老生活禅著作体系的代表作《生活禅钥》一书被翻译成日语后,不到一年时间已销售近 3000本,长老另一著作《做人的佛法》也已经译成日文出版。这些都表明,契理契机的生活禅已经跨出国门,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普世性。

 

另一位是释永信大和尚,他把少林寺的旗帜带到几乎全世界,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四海。2010828日至31日,在奥地利举行的著名的阿尔巴赫欧洲论坛上,应邀参加论坛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开幕式上,论坛主席布赛克特别向与会者介绍了自论坛创办以来邀请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主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鉴于释永信为推动少林文化的保护以及全球传播所作的努力,在西方人眼中,他不仅被看做禅宗的领袖,还是中国的文化大使,希望他能从禅宗文化的角度,对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发表看法。释永信在论坛演讲中强调,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宽容与和谐。随着中国的崛起,传统中国文化也日益彰显其宝贵的价值,将会促进中国的健康发展,使之为世界的和平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释永信的演讲,获得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大会期间,出席会议的各国政要和著名学者纷纷与释永信结缘,少林文化受到空前的关注与欢迎。

 

截至2010年底,少林寺在海外建立的少林文化中心已经有38个,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释永信在欧洲论坛的成功演讲,成为少林文化传播的新起点。来自欧洲多国的少林文化社团代表于201091日在维也纳市举行欧洲少林联合会成立大会,德、法、英、意、荷、奥等国的10个少林文化社团成为创始会员。目前,欧洲少林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首都柏林。

 

在中国,具有传播正能量的绝不仅仅是上述两位大德,后起之秀,人才辈出,各具通天手眼、无碍辩才。如果为他们打开走向世界、走向一带一路的大门,几乎可以预见会出现一个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上繁花似锦的局面。

 

如果我们肯定走出去,认可这是中国佛教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那么走出去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时代特色、人间佛教的中国佛教思想,把以人为本,四众和合,契理契机,依法弘教作为四项原则,把清净庄严、悲智修证、求同存异、辅世教化、传道人寰作为五大传统,求得各国佛教信众乃至民众的认可,建立中国佛教徒与各国佛教徒的一致信仰取向,打好心灵沟通的基础。

 

第二,要口惠而行实,推进东南亚、南亚佛教命运共同体亚洲佛教命运共同体乃至世界佛教命运共同体的组织建设和基金筹措,为东南亚、南亚各国佛教、亚洲各国佛教乃至世界各地佛教提供切实的帮助,为佛教信众及所在地民众解决一点实际问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好事做多了,自然就会人心所向。

 

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佛教的第二故乡则在中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包括中国佛教的复兴。实现中国梦,这也应该是中国佛教复兴进程中真正的历史使命。

 

(作者: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2015421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