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景天星: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及其应化道场演变考述*

来源:2020年11月9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0-11-09

摘要: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的重要特色。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菩萨信仰及其应化道场信仰,即四大名山信仰。早期大乘经中,多次提到了四大菩萨,但皆非特指。中国四大菩萨信仰渊源于大乘经典,文殊信仰是最先兴起的菩萨信仰之一,在《华严经》等大乘经典的影响之下,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开始并重,不久,又融合观音菩萨而共同被称为“三大士”。文殊信仰兴起以后,其应化道场逐步确定于五台山,唐代时,五台山与普贤道场峨眉山并称名山;明末,三大名山开始有了特指,即五台、峨眉和普陀;明末三大名山兴起之时,大约万历年间,四大名山也几乎同时出现;清初,四大名山开始流传,清代晚期,四大名山基本定型;民国时期,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组成的四大名山体系已深入民心,广为人知。从民国开始,弥勒菩萨有进入五大菩萨信仰体系的趋势。当前,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亦在逐步形成五大名山信仰格局

 

关键词: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应化道场;四大名山;中国化

 

作者:景天星,历史学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期刊:《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汉地观音信仰研究”(14AZJ002)

 

附件: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及其应化道场演变考述*.pdf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