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机构
党建工作
研究领域
期刊年鉴
专家学者
学术著作
搜索

姚卫群:佛教轮回理论中的主体观念

来源:2020年11月10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时间:2020-11-10

摘要: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早期佛教十二因缘理论中的“识”即能多少起一些轮回主体的作用,但有关文献在这方面的论述不很明确。部派佛教时不少部派提出了补特伽罗等各种变相的“我”。大乘佛教时期的“如来藏”等概念也在实际上为佛教轮回说中所需要的主体或实体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中观派进一步明确了“识”可以发挥轮回主体的作用。瑜伽行派八识中的“阿赖耶识”和“思量识”等概念,则更为精细地论述了佛教中的轮回主体问题。历史上的这些佛教派别既提出了某种可起轮回主体作用的概念,又坚持无我论。这种情况反映了佛教的派别在其发展中对自身理论体系所进行的有效调整情形;他们据此为佛教顺利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文化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佛教;轮回;主体

 

作者:姚卫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佛教与东方哲学研究。

 

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

 

附件:佛教轮回理论中的主体观念.pdf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永久域名:iwr.cass.cnE-Mail:zjxsw@cass.org.cn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京ICP备05072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