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东方学家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以1866年巴拉第《中国的穆斯林》刊行为肇始标志。巴拉第与其他欧洲东方学家研究中国伊斯兰教,重视维护本国在华利益。
“斋月”指伊斯兰教历九月,该月阿拉伯语音译为“莱麦丹”(Ramadan),故亦称“莱麦丹月”。遵照伊斯兰教传统,成年穆斯林须在这个月封斋满一月,
所谓“学术史”是,以某一学科或系统知识的发展与演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即“研究的研究”。其宗旨在于总结以往研究之得失,为当前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从外交、商业、军事等方面追述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文化传播的性质问题。提出中、伊两大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化传播是出于丰富各自文化的需要。
伊斯兰教义学源自“凯拉姆”一词,是穆斯林在以理性思辨的方式阐释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伊斯兰教传统学科。伊斯兰教义学一直为中国穆斯林所重视,
2012年6月28至29日,“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下属的伊斯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