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宗教研究需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需要有可持续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也需要假以时日才得到证实,因此当代宗教研究更加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故国内大规模开展这方面研究,还是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阶段。因此在众多宗教研究著作中,准确遴选出关于当代宗教研究的著作和论文集,还是费了一些周折。当代宗教研究数据库是笔者承担的课题项目成果之一。[1]该数据库主要收集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学者关于当代宗教研究的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并逐一做出了提要。
数据库收集了300多部各类当代宗教研究著作和论文集,共分为8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当代宗教学研究;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与宗教政策;第三部分,当代中国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第四部分,当代道教研究;第五部分,当代佛教研究;第六部分,当代伊斯兰教研究;第七部分,当代基督教研究;第八部分,当代其他宗教研究。这些著作和论文集中,凝聚了老中青宗教学者几代人的心血,透过他们辛勤的学术成果,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国当代宗教研究的独特发展历程。
一、当代宗教学研究
本部分收录当代宗教学研究著作近90部,包括“当代宗教研究探索”“宗教观及其信仰研究”“宗教与诸学科研究”和“当代世界宗教概况”等四部分内容。
(一)当代宗教研究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于1992年6月出版的《世界宗教与宗教学》[2]中,指出西方学术界对宗教的理解往往从思辨意义和神性经验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中国学者则倾向于对宗教作比较具体、明确的标定:在整个宗教体系中,宗教的思想观念位居核心(包括宗教情感和体验),涉最深之层次;处于中层的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和思想活动;最外层的即属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它标志着宗教思想行为的规范化、程式化、机构化和制度化。卓新平在1999年9月出版的《宗教理解》[3]一书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宗教是什么”“宗教的历程”“宗教的研究”和“基督宗教之探”四个方面探析了宗教理解问题,全书始终抓握“宗教理解”这一隐性的思维链条,立足世界文化之大视野探考中外宗教与宗教研究论题,借描述宗教外显现象剖析其内在结构,旨在达到对宗教灵性意境的真实理解和对宗教与现实人生关系的客观展示。
2000年8月,联合国召开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宗教领袖共同参与的“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千年和平高峰会议”,与会者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的对话应该首先从“宗教对话”开始,并发表“为全球的和平而奋斗”的宣言。卓新平、王作安主编《宗教:关切世界和平》[4]一书,系为此次全球宗教盛会而汇编的专著,共收录中国宗教领袖和学者撰写的论文39篇,以阐述宗教在促进世界和平、消除矛盾和化解冲突方面已做出及理应做出的贡献;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的许多暴力和罪恶,却在宗教‘神圣外衣’的包裹下进行”等具体问题的担忧;同时指出人类社会需要对话而不是对抗、需要协商而不是冲突。为了促进人类进步和时代发展,必须求同存异,和谐共在。全书分为“化解冲突-维护和平”“致力对话-促进交流”“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以和为贵-兼容并蓄”四部分,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国宗教人士、宗教学者维护世界和平、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与探索。
主要相关论著有: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5],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6]等,米寿江《当代视角下的宗教》[7],王志成、安伦《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发展与未来》[8],傅有德等主编《跨宗教对话:中国与西方》[9]等。
(二)宗教观及其信仰研究
200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坛”,卓新平在会上致辞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与运用,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必须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髓和科学方法加以真正的理解和正确的运用。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10]一书,即是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汇编的一部论文集,为近年来国内学界的几部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著作之一,提出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设发展的三大任务:一是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二是建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三是做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智囊团、思想库。全书内容体现了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主要观点及流派,集合了新时期我国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涵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诸多方面。
吕大吉、高师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宗教理论进行了总体研究,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论的历史具体性与历史发展性两方面。作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诸位具有经典地位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关于宗教的理论和政策,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它在某个历史阶段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规定性;另一方面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它在历史演变中的变化和发展,并把它的历史具体性和整体发展观联系起来;要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理解,才能更真切地看出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真实发展脉络。全书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说在历史情境中的发生史,是一部理论功底深厚、历史感强、秉持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的学术著作。
主要相关论著:王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12],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13],盖伯琳等《信仰的智慧: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14],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15],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16],郭长刚主编《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全球化时代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研究》[17]等。
(三)宗教与诸学科研究
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18],运用社会学的统计原理和研究方法,一是对历史上和当代中国有关社会与宗教之关系的若干问题作出理论阐析,并结合国内五省市的宗教调查资料和统计数字予以实证说明,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宗教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宗教走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必然性;二是对宗教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特征和方法,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宗教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的宗教与世俗化等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评价。全书共分8章,在末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宗教”中,编者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的状况、变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认为在社会主义中国,宗教虽然已经作为并将继续作为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存在下去,但它又是中国主体意识形态的相异物,必然受到相应的制约,不会过度发展为对社会起重大影响作用的子系统。
罗竹风主编《人·社会·宗教》[19]提出,对于宗教社会功能积极或者消极的评判,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用某一个既定公式。因为,不仅宗教现象及其功能极为复杂,而且参与宗教活动的亿万宗教徒是人民群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必须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的、细致的方法,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该书摆脱了哲学史、思想史的传统模式,就宗教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宗教,是一部颇有新意的学术专著。
由金泽、陈进国主编《宗教人类学》(第1辑)[20],针对不同气质的宗教形态在地方特色中的实际表现(民间信仰)展开论述,涉及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祖先崇拜、地方道教、基督教,以及日本冲绳的民俗风水等内容。书中所强调的“走近宗教现场”,是指研究者在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宗教事实时,必须兼顾两个现场的文化反观,以穿越时空,走近宗教传统自身的生存真实(宗教文本)及宗教实践者的生活真实(心性的体会)。该书通过走进“宗教文本”与“宗教田野”两个“现场”,开拓了中国大陆宗教研究的人类学视角和方法,勾画出宗教文明演进的内在路线图,为后继学人“走进宗教之历史与当下的真实”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平台。至2013年,《宗教人类学》已经出版了5辑。
主要相关著作:卓新平等主编《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1],于本源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宗教伦理学卷》[22],高师宁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书斋篇)[23],单纯《当代西方宗教哲学》[24],[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25],王文东《宗教伦理学》(上、下册)[26],曾广乐《道德与神圣: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研究》[27]等。
(四)当代世界宗教概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各国宗教概况》编写组编写《各国宗教概况》[28],按全球五大洲次序编写。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及印度教、道教、神道教、锡克教、耆那教、犹太教、祆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的发源地,且洲域面积位冠全球,故为首篇。各洲均有总体反映宗教概貌的介绍,内容涵括“主要宗教教徒人数及信众比例”“主要宗教的传播和分布情况”等多项统计信息,各洲内按每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概述。该书参考并引用了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史书、年鉴、专著、手册以及中外文报刊中的有关资料(以外文资料为主);书后设四篇附录,含世界三大宗教大事年表、主要国际宗教组织简介、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世界主要宗教教徒统计表。本书系一部知识性的参考书,主要为宗教研究者、宗教事务工作者、外事部门、高等院校文科各系等机构和人员提供有关各国宗教的基本情况。
段琦《美国宗教嬗变论: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宗教》[29]指出,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来自全世界的迁徙者在移居美国的同时,也必然将其母国的宗教信仰带往新大陆,使美国的信仰结构愈益多元化。该书根据作者在美国实地考察和调研的结果,并援引大量第一手相关统计资料撰写而成。书中分别介绍了美国主流文化圈的犹太教、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以及非主流文化的东方宗教、印第安人宗教、华人宗教等,对主导美国社会价值观的犹太-基督教体系所包含的不同派别(自由派、保守派和中间派)及社会实体(天主教会与新教教会)予以重点说明;另就美国少数民族宗教、尚未进入主流和渐趋进入主流的东方宗教、各类新兴宗教等进行动态研究。作者指出,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施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度,不设任何国教,客观上为各种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公平条件;通过研究美国宗教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可以窥见美国整体国家形态与美国精神的内核。
徐以骅等《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30]认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诞生以来,宗教一直是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所长期忽视、边缘化,甚至是“放逐”的对象。然而自冷战结束,尤其是“9·11”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使宗教从所谓“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的中心,并且成为国际舞台上冲突各方争抢的资源,表现为宗教极端主义和基要主义的普世化和政治化。该书试图对宗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对宗教与当前国际关系的有关重要议题展开探讨,指出跨学科实证研究、国际关系学界的“宗教介入”,以及超越描述性个案研究而建立宗教作为自变和因变量影响国际事务的理论框架,应是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学术转向的后续发展。
主要相关著作: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当代世界宗教问题》[31],金宜久主编《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3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2辑)[33]、(第3辑)[34],[日]村上重良著、张大柘译《宗教与日本现代化》[35],李德洙、叶小文主编《当代世界民族宗教》[36],姜永仁、傅增有等《东南亚宗教与社会》[37]、郑筱筠主编《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38]等。
二、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与宗教政策
(一)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研究
牙含章《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39]是阐述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民族形成问题研究”、下编为“无神论和宗教问题”。全书广征博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述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经典章句,同时援引斯宾诺莎、费尔巴哈等西方哲学家的相关著作,以“阶级分析”和“无神论”两条路径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民族矛盾与民族差别,但它和阶级社会里的民族差别、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现阶段,中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民族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进行总结。
冯今源主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40],该书围绕当代实践的现实问题,从全球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透视当今世界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从国际共运的历史教训分析苏联和东欧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宗教因素,检讨其意识形态和宗教政策的误区,以此凸显“引导相适应”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全书共5章:编者在系统梳理中国传统宗教以及民间信仰发展脉络、国际共运史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状况,对50年来我国宗教的发展历程及各种错误宗教观的回顾与反思,对典型地区基督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田野调研,对新时期宗教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明确提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以及对引导主体的要求,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的宗教提出相应意见与建议。
龚学增《社会主义与宗教》[41]指出,宗教问题涉及我国一亿以上各民族群众的特殊精神生活和一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书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的视角,系统研究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
主要相关著作:韩秉方等《宗教之和·和之宗教:中国宗教之和谐刍议》[42],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组编《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43],罗竹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44](哲学社会科学“六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龚学增主编《宗教问题概论》[45],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46],朱晓明主编《宗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4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文库)等。
(二)宗教政策研究
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48],是国内第一部统合论述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的专著,共分为“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存在的根源”“全球化进程对我国宗教的影响”等17章;作者试图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在对政策性文件和这种政策付诸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多年宗教工作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的宗教政策,并对少数民族中的宗教问题、爱国宗教团体的作用、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宗教方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国际宗教人权斗争、防范和取缔邪教,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译《苏联宗教政策》[49],为了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更好地贯彻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并对苏联的宗教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根据苏联当时已出版的书籍以及多项材料,搜集整理了苏联在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就宗教和教会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文件,编成该书。选入该书的绝大部分材料为新译(旧译文均核对过原文并作修改),分正文和附录两编。正文包括苏联党和政府1930-1977年颁布的有关宗教和教会决议、法令、指示、条例和通告;附录包括苏联报刊1954-1979年就宗教问题发表的重要社论和文章。
何虎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50],从“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从确立国家基本政策、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政策”“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宗教政策的恢复、发展和完善”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所逐步形成的宗教政策,以及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体现出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和与时俱进的品质。
主要相关著作:段德智《新中国宗教工作史》[51],朱晓明《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5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文库),闫莉《宗教信仰:自由与限制》[53],杨玉辉《宗教管理学》[54],吴延富《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思考录》[55]等。
三、当代中国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研究
(一)当代中国宗教研究
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第1-9册)[56],是中国宗教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工具书,旨在介绍我国宗教学研究现状,向国内外同行和宗教界展示我国宗教研究的整体情况,正确传达当前我国宗教研究的动态信息。该年鉴系列体量庞大、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是中国宗教学最新主要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自1996年创刊以来,曾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得到了海内外宗教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在宗教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截至2013年,除1996年卷外,其它均为每两年1卷,已总共出版9卷。各卷的主体内容分为“学术专稿”“研究综述”“资料附录”三部分:第一部分学术专稿,包括新华社专稿报道国家领导人对宗教的指示精神、宗教管理部门领导的讲话,以及宗教学领域专家的文章;第二部分研究综述,主要由宗教学理论与宗教现状研究、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和基督宗教研究,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综述组成;第三部分是当年宗教研究的资料大全,包括中国宗教学者介绍、部分宗教学著作简介、国内宗教研究教学机构、国内宗教期刊与杂志、我国宗教学及宗教类新版图书、部分宗教研究专业刊物篇目、部分宗教学术论文目录、世界宗教研究所部分重要学术活动、我国宗教工作与宗教活动大事记等。
牟钟鉴《探索宗教》[57],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宗教研究论文的结集,主要包括“宗教观与宗教文化”“宗教与民族”“中国宗教史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佛教与道教”等5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9篇文章。这些论文展示了作者近20年中对于宗教的理论、历史与现状的真诚探索与学术创新;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核心是什么的思考”“关于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的论述”“试论民族理性与宗教理性”“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篇,均是作者颇具匠心、运思独创的精神结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人们以理性和宽容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宗教,促进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金泽等主编《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8)》[58],是一部有关宗教情势和宗教学研究动向的著作,由“总报告”“专题研究”和“热点关注”三部分组成,分别从“现实问题”和“宗教学术体系建设”两个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宗教发展趋势、中国宗教及其信教者现实状况、宗教与政治关系等方面问题作出评估、探索与回应。至2013年,《宗教蓝皮书》已出版5辑。
李向平等主编《中国信仰研究》(第1-3辑)[59],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学的量化统计与研究方法,以中国长三角地区公民信仰状况的实证调查为例,科学分析了中国信仰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属性、基督教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等方面问题。全书共3辑,2011-201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按年度出版。第1辑主要从社会学的宏观层面阐述中国信仰问题;第2辑是一部关于长三角地区信仰与宗教信仰的调研报告;第3辑重点介绍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基督教社会服务和慈善事业的现状,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力图使社会客观了解基督教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主要相关著作:戴康生等《社会主义与中国宗教》[60],卓新平主编《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09)》[6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宗教文化青年论坛(2010)》[62],朱越利主编《今日中国宗教》[63],佟洵等编著《宗教与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以北京地区为例》[64],江丕盛等编《科学与宗教对话在中国》[65],李桂玲《台港澳宗教概况》[66]等。
(二)当代少数民族宗教研究
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67]一书,借鉴和运用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丰富的相关藏文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重要依据,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了综合研究。全书分为“青藏高原与苯波教、佛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环境、经济、发展”上、下二编,共计6章。上编描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梳理了苯波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演进过程,叙述了印度佛教的发展进程以及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下编探讨了藏传佛教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因缘关系,论述了藏传佛教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所起到的客观作用;剖析了藏传佛教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论述了藏传佛教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讨论了藏传佛教与藏区未来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大胆探索了如何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路径。
嘉木扬·凯朝《中国蒙古族地区佛教文化》[68],是一部研究蒙古族佛教的重要著作。作者精通蒙、藏、汉、日、巴利、梵文语言,在利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关于内蒙古地区和其他省市的蒙古族聚居区佛教寺院宗教状况的走访调研工作,其中涉及的蒙古族佛教寺院即达70多座。该书依据实地考察结果,重点论述了蒙古族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与蒙古族佛教艺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关系,指出蒙古族在佛教思想方面主要吸收了汉传佛教的思想(其中耶律楚材禅师和海云法师的影响较大),在佛教仪轨方面主要吸收了藏传佛教密宗方面的仪轨,而影响较深的是萨迦派和格鲁派。该书之学术成果,将对我国蒙古族地区传统佛教文化艺术的保护、挖掘与研究起到推动的作用。
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69],指出宗教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宗教问题引发的民族冲突,成为当代世界重中之重的热点问题。该书试图对民族、宗教两大范畴进行解析,从而解释不同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对民族关系的具体影响,指出工商经济时代的民族宗教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所形成的四种差异极大的民族国家模式,以及在全球化时代的宗教民族主义中,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这两股势力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作者第一次将民族分成原生型民族、衍生型民族、复合型民族和泛化型民族,并在将宗教分为单一神教、多神教、一神教和泛神教的基础上,分析了宗教对民族和国家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不同作用;认为多元民族认同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最小,保持了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故而中华民族得以在近代民族竞争中浴火重生。
时国轻《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个例》[70],以大量田野调查为依据,重点研究了正在发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场宗教信仰重建(或称宗教运动)的“历史”;从历时性角度回溯了进入21世纪后的短短五六年间,布洛陀信仰重建的三个阶段,并跟踪考察了广西田阳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恢复和重建的具体过程;亦从共时性视角描述和分析了民众、知识界、政府等不同社会角色介入这一过程的互动。全书共分6章,述及布洛陀神话传说及信仰重建等多方面问题。作者认为,广义的布洛陀信仰(麽教信仰),是麽经布洛陀中所包含的以灵魂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为主,以观音、佛三宝、太上老君、张天师、八仙等佛教、道教信仰为辅的壮族原生性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狭义的布洛陀信仰是指以布洛陀为壮族始祖神的壮族民族信仰,是对麽教中主神,即布洛陀和米洛甲远祖信仰中男性始祖神的凸显和对其他原始信仰和佛道教信仰的遮蔽。
主要相关著作: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1-6辑)[71],尕藏加《藏区宗教文化生态》[72],龚学增主编《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历程和基本经验》[73],吴秋林《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74],闵丽等《西部现代化境域中的四川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75],关小云等编著《鄂伦春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76],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77]等。
四、当代道教研究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道教历史与现状研究,当代道教教义、经籍、社会功能研究,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研究,道教生态伦理研究,道教人物的贡献,以及道教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等。
李养正主编《当代道教》由东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作者集数十年道教研究之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撰写出这部系统介绍道教信仰、道教文化研究、道教组织实体在当代世界的活动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趋向的专著。全书分“中国大陆地区当代道教”、“中国台港澳地区当代道教”、“道教在国外的传播和国际汉学中的道教研究”三大部分;作者热情赞扬了当代道教发扬优良传统与革新精神的成就,同时也揭示了当代道教发展的走向,恳切提出了道教应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78],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道教研究学术论文及讲话,着重探索了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功用价值及发展方向,并旁及地方道教史研究、道教人物、道派研究等内容,从理论上系统地阐释了传统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吴亚魁《生命的追求:陈撄宁与近现代中国道教》[79]与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80]。前部著作是第一部介绍陈撄宁的生平以及他对于20世纪道家和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的专著。吴亚魁认为,陈撄宁先生对中国道教事业的贡献是划时代的。陈撄宁耗毕生之力研究仙道之学,并融会贯通、明辨深思、不蹈故常,终而创立“新仙学”的卓然品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探索陈撄宁先生的人生道路和思想轨迹,对于当代中国道教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中国道教的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陈撄宁之思想与人格价值的发掘,力图找寻道教振兴的力量之源。后部著作中,刘延刚将陈撄宁放在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中进行历史和逻辑的考察,详细分析陈撄宁仙学思想现代性的理论贡献、陈撄宁在近现代道教组织和媒体中之作用,并与儒家文化现代转型的理论大师冯友兰和佛教文化现代转型的哲学大师太虚大师进行对比研究,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陈撄宁在道教文化转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在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中,是陈撄宁开创了道教的现代化之路。
有学者对道教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乐爱国《道教生态学》[81]全面阐述了道教生态理论,对道教及其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或生态智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试图构建起一种新型的“道教生态学”体系;指出道教生态学不仅在自然哲学本体论以及生态学理论上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且进一步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伦理关系;其主张以普遍的生命为中心,提出“慈心于物”的道德认知,倡导“仙道贵生”的道德情怀,并且还建立“守道而行”的道德准则,从而形成了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蒋朝君《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82],基于泰勒“生命平等论”的生态伦理结构体系,力图以“道教生态伦理”的理论结构为基点,开创道教生态伦理的研究范式以及建立“道教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
相关研究著作包括: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83],傅凤英《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新开展》[84],钟国发《香港道教》[85],黄永锋《道教在当代中国的阐扬》[86],郭武主编《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87],郭武《道教与云南文化:道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及影响》[88]等。
五、当代佛教研究
本部分主要收录当代佛教研究著作,主要当代佛学、佛法、传统与现代、佛教与社会变迁、佛教与和谐社会、佛耶对话、中国地方佛教发展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当代佛教研究。
杨曾文主编《当代佛教》[89],以历史为经,事实为纬,按国别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的佛教现况,包括佛教在印度的起源与发展、当代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及其影响、欧美的佛教和佛教研究、国际佛教组织和主要活动、佛教节日和纪念活动等内容,涉及这些国家的佛教历史、教义、组织、人物、圣地及学术研究机构;并对近现代兴起的佛教民族主义、佛教社会主义、佛教改革思潮和运动、属于佛教系统的新兴宗教的组织和活动、现代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以往学术界较少涉及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和客观的考察与阐述。
宋立道《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90]认为,流传于南亚、东南亚和我国云南地区的南传佛教,在历史上曾对这些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有过重大影响;亦曾被当作民族主义的文化精神旗帜,在这些国家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该书阐述了当代南传佛教现代化的进程、类型、存在的问题,佛教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等,并以缅甸、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社会发展运动为例,考察和论述了各国上座部佛教如何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与现代社会及现代化进程相调适的境况。
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研究》[91],广泛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并长期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在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对错综复杂的宗教现象进行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南传佛教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南传佛教的经典和教义、教派的形成和演变、寺院经济、僧阶制度、僧团管理模式、寺院教育、宗教艺术、南传佛教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观点鲜明的独特见解,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吴言生等主编《佛教与基督教对话》[92],提出佛教与基督教作为东西方两大宗教,二者的对话是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而中国的耶佛研究,目前仍处在相当初步的发展阶段。为扭转此不利局面,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2003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等单位在西安合办了“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书所收集该会议的中外学者的27篇论文,分设“佛耶对话之反思”“对话个案之研究”“哲思教理之比较”“诠释实践之参照”4个专题,展现了汉语学术界对佛耶对话的多维思考与理性探求,为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全球伦理精神开辟了理论通道。
潘德荣等主编《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93],指出人间佛教的真正发展,无法限制在佛教寺庙的架构之中。当年太虚法师孜孜以求的佛教革命之一,就是希望佛教能够走出寺庙,建设教团,在佛教与社会之间建构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中介,从而使佛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关系大致形成专业化、组织化和制度化。该书以上海玉佛寺倡导的“人间佛教”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业绩为研究样本,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该寺在文化、教育、学术事业、寺庙制度建设、对外交往活动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贯穿着一条“文化建寺、教育兴寺”的主线,反映了玉佛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践行“人间佛教”宏旨的历程。作者期待在人间佛教的体系建构上,开辟出一种“文化型”都市寺院的发展路径。
主要相关著作:杨曾文《当代佛教与社会》[94],方立天等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95],叶小文《从心开始的脚步》[96],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97],邢东风《禅宗与“禅学热”》[98],江灿腾《二十世纪台湾佛教文化史研究》[99],唐吉思《蒙古族佛教文化调查研究》[100]等。
六、当代伊斯兰教研究
本部分收录42部著作,内容包括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当代伊斯兰运动、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派、伊斯兰与世界政治等。
金宜久主编《当代伊斯兰教》[101],将伊斯兰复兴运动分为两大派别,即伊斯兰传统主义和伊斯兰现代主义。前者认为伊斯兰教信仰是超国界的,近代出现的民族国家、世俗政府不符合伊斯兰原则;后者则主张伊斯兰教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这场始于20世纪初的复兴运动不仅是宗教信仰或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且是大规模的社会政治运动。该书详细讲解了“二战”后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思潮及伊斯兰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者认为,中东战争的失败以及伊斯兰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到的反复和倒退,是促使伊斯兰教传统回归的主因;复兴运动无论推进的手段或和平或渐进或暴力,其目的均为抵御西方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以挽救日趋衰落的伊斯兰世界。
吴云贵《穆斯林民族的觉醒:近代伊斯兰运动》[102],认为伊斯兰教作为各穆斯林民族的主体文化,历史上曾经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方式。当民族生存受到巨大威胁时,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大众,尤其是那些富有威望和影响的宗教领袖和知识精英们,会从宗教信仰角度来回顾过去、反思现实和展望未来,希冀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探寻救国救民、复兴信仰的途径。该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近现代伊斯兰世界的瓦哈比运动、圣战运动、赛努西运动、苏丹马赫迪运动、伊朗巴布运动、阿赫默迪亚运动、泛伊斯兰运动、伊斯兰教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背景、发起人、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影响等。作者认为,一部伊斯兰教近代史,其实也是一部世界穆斯林各族人民政治斗争的历史。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潮和运动难免带有种种的局限性,而且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它们对近现代伊斯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步入现代国家行列提供了许多借以参照的经验教训。
李林《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学思想研究》[103],是国内首部以史密斯宗教学思想为主题的研究专著。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是20世纪西方最杰出的比较宗教学家与伊斯兰教研究权威,他在通往信仰与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足迹主线,被喻为“人类的精神奥德赛”。该书作者在深入细致地研读史密斯著作的基础上,紧扣“信仰”这一核心概念,从“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内在与超越”“多元与统一”“自由与平等”5个层面,对史密斯的宗教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论述,高屋建瓴地总结出研究对象的思想精髓,并将这些思想有机地连贯成一体,全方位呈现了史密斯的学术思想体。该书的一大贡献在于发掘出史密斯宗教学理论的问题意识及其与史密斯伊斯兰教研究的关系所在,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十分清晰而强有力的逻辑思辨能力及优秀的学术研究能力。
哈宝玉《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104],以大量阿拉伯文、英文和中文文献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运用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研究方法,对伊斯兰教法的传统地位和现实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书分“伊斯兰教法概述”“宗教义务”“伊斯兰民法”“伊斯兰刑法”等7章;全书逐层阐述了伊斯兰教法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形态,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义务,并进一步分析伊斯兰教的和平与战争观、战争法,伊斯兰教法与人权,以及伊斯兰教法在中国穆斯林中的实践历程及影响等内容。作者指出,不同国度或不同地域的伊斯兰教,在保持其基本特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法“创制”的原则和精神,能够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有效的积极进取精神,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105],从我国伊斯兰教自身的特点出发,分别讲述了中国西北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中国西北伊斯兰教派门宦与研究方法、中国西北伊斯兰教什叶派等众多我国本土的伊斯兰问题,并指出自唐代传入以来,伊斯兰教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已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书中附有西北穆斯林学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专用语目录,可为读者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伊斯兰问题提供帮助。
主要相关著作: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106],李维建等《甘肃临夏门宦调查》[107],杨桂萍主编《回族伊斯兰教与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宁夏吴忠市为研究个案》[108],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109],马平主编《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110],李群英《全球化背景下的伊斯兰极端主义》[111],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112]等。
七、当代基督教研究
本部分著作主要内容是:当代中西方基督教(包括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神学思想,基督教与当代社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处境,基督教会发展,以及一部分基督教调研报告。
卓新平《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113],指出20世纪是西方天主教神学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代,当代天主教理论探究的活跃和思想交锋的激烈为我们认识其现代进程和整体状况提供了全新景观,天主教神学思潮也随之呈现错综复杂的多样性特色。该书通过对20世纪以来西方天主教神学发展及其神学代表人物之思想动态的追踪考察,开拓并深化了中国学术界有关当代西方天主教理论的思维尺度和研究进程,并对天主教神学走向其第三个千年的可能途径和理论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114],认为基督宗教的思想理论发展在20世纪进入了思潮风涌、观念多变的时代。这种多元性和多变性在当代西方新教神学的历程中得到了典型体现。书中论及数百名西方新教神学家和思想家,其中有些思想流派或人物在国内乃首次探讨。
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处境》[115],通过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历史沿革看,双方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过程中,双方曾因其自我文化意识的鲜明和对各自文化本体的维护而发生过“文化对峙”和“文化排斥”,也因其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出现过“文化求同”和“文化共识”。该书在详尽阐述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各具特色、各有代表性的文化分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两种异质文化再度相遇于全球化时代后的反映和表现,以及彼此间的“对话”问题。作者指出,基督教在华传播是一种“文化沟通”的艰难历程,自近代以来作为基督教东传中国的大趋势,基督教更多突出其“传”的意义,其“宣道神学”主要为单向性的“叙述神学”而非双向性的“对话神学”,因而如何在当今的时代语境中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对话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师宁等主编《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116],认为“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蔓延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曾经以西方文化为主要代表,特别是西欧国家在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的制度变革,确曾为现代化的要素和保障。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基督教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现代化与基督教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均可集中表述为“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10月,由中国宗教学术界和基督教界第一次共同发起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书即是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在“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基督教与现代文明的危机》、《中国基督教历史回顾》、《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基督教原罪观》等数十篇论文,从不同视角对有关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精彩阐述。
唐晓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及研究》[117],该书由理论探索、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人物研究等多个研究系列组成,分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基督教现状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基督教”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实体的发展和神学建设、中国教会出版物、中国基督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定位等方面情况;中篇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期间中国大陆学界基督教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结论与反思;下篇论述了基督教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包括对中国文化“基督教化”可能性的诘难、对基督教中国化可能性的探讨、加强基督教之社会认同等方面内容;书末还附录1949-2008年、2009-2012年两个时段的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参考书籍及论文目录。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发展,基督教曾经呈现了一定热度的发展状态,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国情、现状调研。《中国基督教调研报告集》[118],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就国内基督教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组织的调研报告的汇编。科研人员采取入户调查与驻点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内地与边远地区、汉族居民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的基督教传教史、教徒构成、教牧成分、教堂点、教派关系、教内经济来源、宗教管理等方面问题展开系统调研,并得出贴近实际的较为客观的结论,勾画了当前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情报告。
陈村富《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119],以浙江省温州市和浙西地区的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生存实态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用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详尽介绍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基督教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并对城市化和世俗化潮流中的当代中国农村基督教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剖析,重点研究了转型期对中国基督教的特殊影响。
李华伟《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120],以豫西李村教会的典型事例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经济的大视野考察了该地区基督教的生存状态,并从社会现代转型的高度研究基层民间基督教的演变、基督教对农村民众生活中的儒家伦理的影响。同时,该书深刻揭示了由于社会结构性的变动和失衡,基督教在落后农村壮大的社会根源,以及在农村社会中因宗族的弱化形成的道德失范的局面后,乡村基督教所建立超出五伦之外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内涵。
主要相关著作:卓新平等主编《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121],卓新平《当代基督宗教教会发展》[122]、《当代亚非拉美神学》[123]、《田野写真:调研集》[124],杨华明、李林译《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125],王美秀《当代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理论与实践》[126],顾裕禄《中国天主教的过去和现在》[127],赵建敏《二思集:基督信仰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相遇》[128],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129],罗秉祥等主编《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130]等。
八、当代其他宗教研究
(一)当代新兴宗教、邪教研究
戴康生主编《当代新兴宗教》[131]为关于当代新兴宗教研究的代表著作,该书针对新兴宗教的定义、特点、类型、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自19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特别是日本和美国所产生的较有影响的各种教派作了介绍。另专章论述了邪教,并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组织及事件进行剖析。全书分“社会变迁与新兴宗教”“19世纪产生的新兴宗教”“本世纪二战前出现的新兴宗教”等7章。作者认为,新兴宗教力图通过共同的宗教体验与认知,崇拜新的卡里斯玛型的“先知”或“教长”,专注于自我,以“自我提升”或“灵魂治疗”等方式,吸引一部分人群并形成某种共识,同时利用其“新的观念”去解释世界与时代,提出某些要求重新构建社会或改造已过时宗教的口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些方面迎合了在现代多元社会中不同社会成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需求,填补了在社会转型期内旧的价值观崩溃后所造成的内心空虚的需要。因此,当代新兴宗教大多产生、活跃于传统社会解体、现代化进程主导着社会转变的这样一个时期,是各国现代化、世俗化过程中的历史产物,以及宗教对当时社会思想环境作出的一种反应。
高师宁在其著作《新兴宗教初探》[132]中,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新兴宗教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新兴宗教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某些新形式的精神运动和宗教团体,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维趋向及社会关系,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自然性。目前,新兴宗教仍处于既可朝良性亦可朝恶性方面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整个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所有成员和所有部门的相关认识和相应行动,将决定它的变化方向。书末附录国外部分新兴宗教团体(包括具有危害性的新兴宗教团体)的参考资料。作者认为,在新世纪中,新兴宗教将要经历其第三个百年行程:一方面,21世纪也许是新兴宗教继续发展、不断体制化的世纪;另一方面,新兴宗教还将面临与现代社会、与科学、与传统宗教三重关系的问题。
罗伟虹《世界邪教与反邪教研究》[133]系统研究了世界范围的邪教和反邪教问题,明确了邪教定义及与之相关联的新宗教、膜拜团体的概念,考察了伴随世界新宗教运动而出现的邪教的特点;并从现代化社会中的后现代思潮、传统宗教的世俗化、宗教多元化、新时代运动以及神秘主义复兴等多种角度分析了邪教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各界的反邪教运动及其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局限,阐述了当今世界范围内,邪教活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制止邪教也成为新的课题。作者力求准确把握当代世界邪教的共性、洞察邪教发生发展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委会主编《宗教、教派与邪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34],收录中外学者43篇论著,这些文章风格多样、观点纷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今国际宗教学界对各类新兴宗教及邪教的基本立场、理论思索和治理对策等。
(二)世界某些地域性宗教研究
对于当代世界地域性宗教的研究,本数据库收录了印度的宗教、日本和韩国的新宗教、诞生于伊朗的巴哈伊教等。
吴永年、季平《当代印度宗教研究》是本数据库中收录的最早研究当代印度宗教的著作,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10月出版。该书以研究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三大印度原生宗教为主,重点论述了三大原生宗教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突出宗教因素在印度社会世俗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兼顾后期传入印度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巴哈伊教和祆教等宗教。全书共分8章:第1章概述印度宗教的历史沿革和特点,介绍印度独立以后教派冲突情况及其对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影响,探索当今印度教派之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根源;第2-4章分别论述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在印度的现状以及在印度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中特别介绍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印度人民党与印度教派主义的关系,分析了佛教在印度消亡的原因和印度瑜伽与佛教的关系问题;第5-7章介绍鲜为人知的印度锡克教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影响,概述其教义主张和伦理思想,分析其在印度现当代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第8章介绍耆那教、基督教、祆教和巴哈伊教在印度的基本情况,勾画出这些非主流宗教的大体轮廓及其在当今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对于印度宗教的研究,还有邱永辉《印度宗教多元文化》[135]、《印度教概论》[136],张高祥《印度教派冲突研究》[137]等。
张大柘在其著作《当代神道教》[138]中,认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神道新宗教三大体系,构成了日本神道既互相关联又独立存在的整体。书中重点评述了当代日本神道教的现状,同时对神道教的发展历程作了概要介绍;在对战后神道教的介绍中,详细考察日本的社会环境、宗教政策、神社神道和教派神道的教团和宗教活动,以及属于神道教系统的文教事业和教派神道的思想源流、教派神道的研究等。金勋《现代日本的新宗教》[139]是国内第一部研究现代日本新宗教的专著。该书不仅系统扫描和耙梳日本宗教史的整体脉络及其现代走向,而且从新宗教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基本特征、社会功能,新宗教与传统宗教的关系、与民众宗教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入手,剖析现代日本的新宗教,达成一种广度与深度的掘进。金勋还著有《韩国新宗教源流与嬗变》[140]等论著。
蔡德贵《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141],该书追溯了巴哈伊教的创办历史,认为巴哈伊教虽然保存了伊斯兰教的宇宙观和上帝观,但是在其他方面却进行了根本性变革,较早完成了宗教向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转换。同时,通过此现象解析了在宗教世俗化和世俗宗教化这两大世界趋势面前,传统宗教如何适应人类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从而形成现代性、开放性、世俗性、超越性等新特征的必然逻辑。
结语
本数据库在收集相关当代宗教研究著作中,必会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学者专家赐文补充。在此感谢!
注释:
[1]该课题在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子华教授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完成。
[2]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卓新平:《宗教理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卓新平、王作安主编:《宗教:关切世界和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5]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米寿江:《当代视角下的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王志成、安伦:《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发展与未来》,学林出版社2011年版。
[9]傅有德等主编:《跨宗教对话:中国与西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
[10]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1]吕大吉、高师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王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3]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盖伯琳等:《信仰的智慧: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与变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6]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巴蜀书社2009年版。
[17]郭长刚主编:《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全球化时代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18]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罗竹风主编:《人·社会·宗教》,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金泽、陈进国主编:《宗教人类学》(第1辑),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1]卓新平等主编:《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22]于本源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宗教伦理学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高师宁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书斋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单纯:《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沈翼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26]王文东:《宗教伦理学》(上、下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曾广乐:《道德与神圣: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28]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各国宗教概况》编写组编:《各国宗教概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9]段琦:《美国宗教嬗变论: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宗教》,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30]徐以骅等:《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当代世界宗教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金宜久主编:《当代宗教与极端主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33]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2辑),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34]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3辑),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35][日]村上重良:《宗教与日本现代化》,张大柘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
[36]李德洙、叶小文主编:《当代世界民族宗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37]姜永仁、傅增有等:《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版。
[38]郑筱筠主编:《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39]牙含章:《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冯今源主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41]龚学增:《社会主义与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2]韩秉方等:《宗教之和·和之宗教:中国宗教之和谐刍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3]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组编:《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44]罗竹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5]龚学增主编:《宗教问题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6]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47]朱晓明主编:《宗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8]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49]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译:《苏联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0]何虎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51]段德智:《新中国宗教工作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2]朱晓明:《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53]闫莉:《宗教信仰:自由与限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4]杨玉辉:《宗教管理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5]吴延富:《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思考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6]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第1-9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2013年版。
[57]牟钟鉴:《探索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58]金泽等主编:《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9]李向平等主编:《中国信仰研究》(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013年版。
[60]戴康生等:《社会主义与中国宗教》,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1]卓新平主编:《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宗教文化青年论坛(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3]朱越利主编:《今日中国宗教》,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64]佟洵等编著:《宗教与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以北京地区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65]江丕盛等编:《科学与宗教对话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李桂玲:《台港澳宗教概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7]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江苏教育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8]嘉木扬·凯朝:《中国蒙古族地区佛教文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69]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70]时国轻:《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个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71]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1-6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009年版。
[72]尕藏加:《藏区宗教文化生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3]龚学增主编:《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历程和基本经验》,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74]吴秋林:《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75]闵丽等:《西部现代化境域中的四川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76]关小云等编著:《鄂伦春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77]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78]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79]吴亚魁:《生命的追求:陈撄宁与近现代中国道教》,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80]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巴蜀书社2006年版。
[81]乐爱国:《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2]蒋朝君:《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83]姜生:《宗教与人类自我控制:中国道教伦理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版。
[84]傅凤英:《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新开展》,巴蜀书社2007年版。
[85]钟国发:《香港道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86]黄永锋:《道教在当代中国的阐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87]郭武主编:《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8]郭武:《道教与云南文化:道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及影响》,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9]杨曾文主编:《当代佛教》,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90]宋立道:《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郑筱筠:《中国南传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2]吴言生等主编:《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华书局2005年版。
[93]潘德荣等主编:《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94]杨曾文:《当代佛教与社会》,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95]方立天等主编:《佛教传统与当代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版。
[96]叶小文:《从心开始的脚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7]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8]邢东风:《禅宗与“禅学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99]江灿腾:《二十世纪台湾佛教文化史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00]唐吉思:《蒙古族佛教文化调查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101]金宜久主编:《当代伊斯兰教》,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02]吴云贵:《穆斯林民族的觉醒:近代伊斯兰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3]李林:《信仰的内在超越与多元统一:史密斯宗教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4]哈宝玉:《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5]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6]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李维建等:《甘肃临夏门宦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8]杨桂萍主编:《回族伊斯兰教与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宁夏吴忠市为研究个案》,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09]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0]马平主编:《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1]李群英:《全球化背景下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2]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卓新平:《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4]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5]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处境》,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116]高师宁等主编:《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7]唐晓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及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118]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中国基督教调研报告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9]陈村富:《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20]李华伟:《乡村基督徒与儒家伦理:豫西李村教会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21]卓新平等主编:《基督宗教与当代社会》,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22]卓新平:《当代基督宗教教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3]卓新平:《当代亚非拉美神学》,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4]卓新平:《田野写真:调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5][美]玛格丽特:《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杨华明、李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126]王美秀:《当代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27]顾裕禄:《中国天主教的过去和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8]赵建敏:《二思集:基督信仰与中国现代文化的相遇》,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29]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俄罗斯东正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0]罗秉祥等主编:《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1]戴康生主编:《当代新兴宗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32]高师宁:《新兴宗教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3]罗伟虹:《世界邪教与反邪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34]“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委会主编:《宗教、教派与邪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5]邱永辉:《印度宗教多元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6]邱永辉:《印度教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37]张高祥:《印度教派冲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8]张大柘:《当代神道教》,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139]金勋:《现代日本的新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140]金勋:《韩国新宗教源流与嬗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141]蔡德贵:《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来源: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编辑:霍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