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玄佛合流的历史演进中,《庄子》的“身影”有一个从隐到显、从暗到明的过程。从庄学的角度考察,可将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东汉末年,《庄子》在小乘佛学与黄老道之外蛰伏与萌动;(2)正始、竹林时期,《庄子》在思想界生机勃发;(3)西晋时期,郭象注庄、般若经重译,庄学长出强干劲枝;(4)东晋时期,“逍遥游”重释、“支理”风行,般若学发展出六家七宗,庄学开出绚烂之花;(5)东晋末至南北朝,《肇论》出世,佛学转向,庄学结出丰硕之果。关注与考察《庄子》在玄佛合流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利于我们深入分析、了解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及发生机制。《庄子》在玄佛合流的进程中扮演了中外思想对话与融合“最大公约数”的历史角色。《庄子》丰富深邃的哲学内涵及其充满魅力的表达方式,在思想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玄佛合流;庄子;般若学;六家七宗;佛教中国化
作者:卞清波,1981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期刊:《江海学刊》2020年第6期
附件:早期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庄子发现——玄佛合流的一种历史考察.pdf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