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马丽采访瞿海源:社会变迁——影响台湾宗教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0年11月2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瞿海源,现为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学术界知名论政组织澄社负责人、社会学会会长、民间灾后重建联盟执行长。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变迁。

 

728是第7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课的第一天,瞿海源教授给学员们讲授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与争议一课。记者就影响台湾宗教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主题,对瞿海源教授进行了采访。

 

台湾政治干预宗教的现象只是一时的

 

记者:请问您认为政治因素对台湾宗教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瞿海源:在台湾宗教的发展中,政治干预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早期是很严重的。台湾的戒严体制为时久远,在戒严时期对宗教自由的保障并不充分。有若干宗教团体明显地受到压迫,政府甚至计划制定宗教法来管理宗教团体。一贯道、基督教新约教会、创价学会、统一教、耶和华见证人会乃至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等都曾或多或少地遭到过迫害。当时,只要政府认为某个宗教对其构成了威胁,或认定它是邪教,就会进行严格的管制,甚至压迫。在戒严末期,政府开始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而有些受压迫的宗教团体的积极争取甚至激烈抗争,也成为促成解严的一股力量。解严后,政治干预宗教的种种现象才消失。

 

1987年春,基督教新约教会被允许返回锡安山,一贯道也被合法化,同年7月政府宣布解严。在解严后的10多年当中,不只是一些曾经遭受查禁的宗教团体重新公开活动,更有许多新的宗教团体成立,而且正式登记为合法的社会团体。

 

可以说,宗教在台湾的发展,在戒严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政治的限制,但大体上政治干预宗教的效果在台湾只是一时的、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宗教自身有着极强的适应力。

 

世俗化、新兴宗教的发展以及传统宗教信仰的阻挡,是台湾基督宗教发展平缓的主要原因

 

记者:基督宗教在台湾的发展似乎一直都处于平缓状态,您认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瞿海源:在过去的将近半个多世纪中,基督宗教在台湾的发展经历了从快速成长到渐趋平缓的过程。

 

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各个教派,都在快速成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台湾社会很不稳定,从大陆移入的基督宗教给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同时,基督宗教有美国的大量物资援助,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使其吸引了不少信徒。另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台湾原住民集体皈依基督教的现象。二战后,大量基督宗教传教人员进入台湾积极布教,其中许多外国传教士在台湾山地的传教往往比较容易成功。这和原住民长期以来的对立情绪以及他们在战后面临着因现代化冲击而有社会解组可能的现象都不无关系。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经济增长、教育普及促成的世俗化趋势,对宗教的进一步扩张并不有利。而且新兴佛教团体和一些新兴宗教的兴起,吸引了不少民众。因此,基督宗教就没有太大的发展。我们从1985年开始从事对全台湾的社会调查,从大体上来看,这25年来,台湾的基督宗教信仰人口一直维持在台湾信众总人数的5%左右。

 

基督宗教在台湾整体发展迟滞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和台湾人传统宗教信仰的阻挡有关,这一点也许和日本的情况比较类似,日本的基督宗教人口比例也很低。

 

台湾宗教变迁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

 

记者:在您看来,台湾宗教近年来的发展或衰落,比如民间信仰人数一定程度的减少以及新兴宗教的较快发展,与哪些社会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瞿海源:总体而言,台湾宗教的发展是一种因应各个时期不同社会条件的自然发展,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巨大。近年来,自由化、市场化促成了政治和经济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对个人的不确定感有所影响。简单说来,个人的自由增加了,选择多了,相对不确定的状况也随之增加了。为了消减个人的不确定感,人们期求宗教的机会就大为增加。在整个过程中,自由化对宗教发展的影响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社会条件。

 

台湾宗教的组成有相当大变迁的可能,其中比较稳定的是少数信徒人数较少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等,而人数最多的民间信仰是最不稳定的,其信徒改信其他宗教的可能性最大。上世纪50年代,台湾民间信仰的信众高达90%,而现在通过扣除法,即扣除台湾信众中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等宗教的信众百分比后,可以发现,民间信仰的信众目前在台湾只占到宗教信众总人数的60%。这说明,民间信仰在台湾并非一直是繁荣的,而是有所衰落的,这和现代化下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台湾,随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断推广,民众在宗教信仰上的理性化也在逐步增强。上世纪80年代,佛教徒有所增加,皈依佛教的民众占台湾人口的10%,其中就有民间信仰的信众流向佛教,这反映出了随着理性化的发展,信众对宗教义理较为系统的佛教有着较之于民间信仰更高的倾向性。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哲学义理化的佛教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的皈依,而他们正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佛教发展的重要基础。

 

台湾新兴宗教的发展主要可以从3个大的因素来看待。第一个就是社会结构因素,台湾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仍在继续进行中,其中主要的就是自由化。第二个主要因素是宗教团体本身的教义、传教方式、领导和组织都可能会造成不同宗教团体的不同发展。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心理需求、神秘经验及相关信仰、家庭生活等要素会影响到其是否接受新兴宗教。

 

在新兴宗教团体的运作过程中,具有魅力的宗教领袖乃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在自由化或世俗化的过程中,台湾社会已经很难看到有魅力的威权性领袖了,但是大部分在威权戒严时期成长的民众,大都有或多或少的威权人格,对有魅力的威权领袖的出现仍有所期待。新兴宗教领袖及政治上所谓超人气或让广大民众产生情结的人物多半也就因自由化乃至世俗化应运而生了。

 

此外,传统宗教提供了新兴宗教在教义、仪式和灵异信仰上的发展基础,而新兴宗教往往又在若干方面有所创新。就传统宗教本身而言,各类宗教都各自有其发展上的问题乃至瓶颈,在社会宗教需求增加时,传统宗教并不能有效因应所需,这就在市场化的情形下,给予了新兴宗教出现以及成长的机会。

 

来源:中国民族报,引自大洋网)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