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阐述了佛教艺术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和弥勒造像的缘由。在元朝以前蒙古帝国的蒙哥汗赐予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噶玛拔希为“国师”,并授予玉印,担任起总领天下释教的重任。
宗教观念、传统文化和艺术趣味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宗教建筑艺术的差异。西方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和超人性的迷狂,中国宗教建筑追求精神的宁静与平安;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质,重外...
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提出以其一取代其一。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美育代宗教”的提法。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佛教从印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一路上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从新疆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榆林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亚、欧大陆的联系是由“丝绸之路”沟通的。这条交通线的主要通道,是从长安出发,向西越过浩瀚无垠的戈壁滩,抵达印度、波斯、罗马诸国的陆上道路,又称绿洲路。
神会与宗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往多认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差别,因此时常不加考察地将一方文字用来说明另一方文字。本文认为二人思想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差别更大。文章从二人对“知”...
本文探讨的范围,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西晋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情况。因为这个阶段的造像呈现出相当多的共同性,具备早期佛像的特征,与此后的佛像有较明显的区别。从现在掌握的实际材料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河南洛阳龙门文物保管所联合发起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及佛教艺术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一日至四月十七日在龙门举行。九个省市三十六个单位的七十余位专家、...
禅之为宗虽肇始于隋唐时期,但它对书法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六世纪以后。禅为书之体,是书法的创作源泉:书为禅之用,是禅的最恰当的表现方式之一,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首先,禅与书法都十分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