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强,男,1968年生,祖籍江苏淮安,出生宁夏吴忠市。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博士,学术研究领域圣经旧约、基督教文化、宗教哲学。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外国哲学、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北师大李蒸经典诠释研究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甘肃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亚洲圣经研究学会会员(2010-2013),《中西文化交流学报》学术编委。
科研论文
1、《文本、记忆与身份》,载杨熙楠主编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4年第41期,271-288页。
2、《李荣芳对“耶利米哀歌”的翻译》,载梁工主编《圣经文学研究》,2014年第九辑,第181-197页。
3、《如何阅读希伯来先知书》(译文),载《圣经文学研究》,2014年第八辑,第234-255页。
4、《圣经中译与文化诠释: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合著),载《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175-181页。
5、《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先知因素》,载《深圳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19-23页。
6、《跨越解读“以赛亚书”与“列子”中的生态环保思想》,载《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4期,第12-16页。
7、《论摩西约传统与大卫-亚伯拉罕约传统之间的张力》,载MENG Zhenghua ed. Understanding God in the 21st Century, Vanguard Press, 2013. Pp.189-206.
8、《后殖民视角下的先知书》(译文),载《圣经文学研究》2012年第六辑,第149-168页。
9、《以古代西亚文化诠释中国古代经典》,载卓新平、许志伟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14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10、《先知书中关于财富的伦理》,载《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4-139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宗教》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88-93页。
11、《希伯来先知的伦理观与言说方式》,载《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234-239页。
12、《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载《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2期,第7-13页。
13、《回归社群内部的分歧与不和:对“以赛亚书”63:7-64:11的文本分析与诠释》,载田海华主编《经典与诠释》,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288-304页。
14、《儒家先知传统与和谐社会》,载陈声柏主编《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33-144页。
15、《以传统史的方式研究“希伯来圣经”》,载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32期,香港道风书社出版,2010年1月,第291-298页。
16、《多维视域下的经典阅读》,载《中国宗教》,2010年第4期,第76-77页。
17、《爱邻如己——“利未记”19章解读》,载曾庆豹、谢品然主编《你们要听:希伯来圣经研究选集(一)》,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与中原大学联合出版,2010年9月,第37-52页。
18、《“以赛亚书”40-55章中的社群》,载卢龙光、唐南芬主编《跨越文本的边界》,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出版,2010年8月,第28-41页。
19、《从亚洲文化的观点作圣经诠释》,载陈贻绎、唐均主编Journal of Sino- Western Communications (《中西文化交流学报》;U.S.A:2153-0114;1946-6188),第2卷,第1期,2010年7月,第73-82页。
20、《父母之爱——“何西阿书”第11章的翻译和诠释问题》,载《基督教学术》第八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9月,第107-127页。
21、《阿摩司书与杜甫诗篇中的“受苦者”主题的跨越解读》,载梁工、陈会亮主编《圣经与中外文学名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第26-78页。
22、《圣经名家柯大卫》,载《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377-381页。
23、《“以赛亚书”第40章中的多种声音》(译文),载《圣经文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86-107页。
24、爱邻如己——《利未记》19章解读,载《圣经文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90-205页。
25、《论道教对李白文学创作的正面影响——以游仙诗为例》,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34-37页。
科研项目
1、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以赛亚书研究》,主持。
2、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先知书导论》,主持。
3、西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计划资助项目《阿摩司书研究》,主持。
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希伯来先知伦理与儒家伦理的比较与会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