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孙亦平   2014年3月17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孙亦平,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美国哈佛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宗教学原理、中国道教和佛教。主要著作有:《佛教高僧传》、《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杜光庭评传》、《道教的思想与信仰》、《道教文化》、《东亚道家和道教》,主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与人合著《十大名僧》、《惠能评传》、《如来禅》,参著《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吴文化论丛》等。另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和《孔孟月刊》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成果多次被《哲学年鉴》、《宗教学年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中国哲学史》等全文复印、转载或摘录,具有一定的社会反响。主持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杜光庭与唐宋道教思想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亚道教研究、教育部2010年后期资助项目东方道文化的特质与精神等,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一、学术专著

 

1、《吴文化论丛》 参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佛学文物馆·高僧篇》编著 台湾长圆出版社1995年版

3、《如来禅》合著 第二作者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台湾圆明出版社1999年版(海外繁体字版) 韩国云住出版社2002年版(韩文版)

4、《惠能评传》 合著 第二作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参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台湾知书房出版社2003年版(海外繁体字版)

7、《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专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杜光庭评传》专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副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道教的思想与信仰》专著 台湾东大图书出版社公司2008年版

11、《道教文化》专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惠能》(普及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道教思想研究论集——中青年道教学者自选集》专著,巴蜀书社2011年版

14、《东亚道家和道教》 专著 即将出版

 

 

二、学术论文

    

1、梁启超的南京之行 《南京史志》1990年第12期合刊

2、从”——康有为哲学体系思维轨迹之探讨

《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3

3、以己意进退佛说的康有为 《禅学研究》第一辑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学术界关于儒学的种种定义 《学术信息》19923

5、题内题外话《集成》 《历史大观园》1992年版12

6、佛教禅学生命观之初探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问题》台湾佛光出版社1993

7、陶弘景与道教茅山宗 《中华文化》1993年第3

8、孙叔平传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1993年版

9、康有为哲学体系新探 《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

10、吴地道教的历史发展及其特色 台湾《中华文化月刊》第194

11、禅玄社会观之异同 《漳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1 (与人合作)

12、禅玄人生观之异同 台湾《孔孟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五期(与人合作)

13、吴地道教概述 《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

14、试析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双向选择 《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

15、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 (与人合作)

16、中国佛教禅与行、禅与悟及其相互关系之研究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17、论楞伽师、楞伽禅与中国禅学 《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与人合作)

18、早期全真道心性论的理论旨归 《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

19、佛教禅学生命观初探 《佛教研究论文集》台湾佛光出版社

20、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

21、论道教仙学两次转型的哲学基础 《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

22、论佛教戒律的特点与作用 《佛学研究》1998年刊

23、从《上清大洞真经》看上清派的特色 《中国道教》1999年第3

24、惠能三科三十六对法思想研究 《佛学研究》1999年刊

25、张伯端道禅合一思想述评 《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

26、论道教女仙崇拜的特点——从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谈起 《中国道教》2000年第1

27、杜光庭经国理身思想初探——兼论道教的终极理想与现代意义《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

28、论宗教伦理的两重性及社会影响 《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4

29、从籍教悟宗教外别传再到禅教合一” 

载《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台湾中华大道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30、达摩祖师西来与中国禅新阶段 《中国文化论坛》2000年第3

31、武夷山与道教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2

32、论道教的终极理想与现代意义 《中国道教》2001年第1

33、论净明道道禅合一思想 《道韵》第九辑,台湾中华大道出版社2001年版

34、论道教在21世纪的发展 《中国道教》2001年第5

35、从三教融合看净明道的特点 《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2

36、哲学思考的现代关怀 《孔子研究》2002年第2

37、西方宗教学的历史回溯与未来展望 《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

38、中国佛教文化的新开拓 《江海学刊》2002年第4

39、记孙叔平教授的治学理念与方法 《文史知识》2002年第5

40、论汉唐《道德经》注疏与老学思想的发展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

41、仙道多途:论杜光庭对成仙之道的看法 香港《弘道》第16辑(2003

42、全真而仙——论全真道对道教仙学的发展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

43、杜光庭重玄学思想初探    《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

44、试论当代道教的理论建设 《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5、杜光庭心境论初探    《中国道教》2003年第4

46、杜光庭与天台山道教 《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

47、论杜光庭对道生德畜的理论阐发 《玉溪师院学报》2004年第1

48、杜光庭与钟吕金丹道 《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

49、论杜光庭的生死观 《中国道教》2004年第3

50、论道教神仙信仰与法术的关系 《道教与神仙信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51、论杜光庭对蜀地道教发展的贡献 《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

52、论道教伦理的两重性及其现代意义 《当代宗教研究》2005年第1

53、试论道性论的哲学意蕴与理论演化 《哲学研究》2005年第5

54、《虬须客》与《虬髯客传》 《中国道教》2005年第6

55、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的新探索——评《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0659

56、论道教宇宙论中的两条发展线索 《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

57、论道教身心观的文化特质及现代意义 《杭州师院学报》2006年第3

58、杜光庭的修仙思想初探 《宗教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从《录异记》看道教生态思想之特色 《中国道教》2006年第5

60、论杜光庭对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

61、论道教心性论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道家文化研究》第21

62、论杜光庭对道教斋醮科仪的发展与贡献 《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

63、论道教思想中的人间关怀精神   台湾《宗教大同》2006年第5

64、宗教学研究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载《基督教与中国》第四辑 恩福基金会2006年版

65、禅教、禅心与社会和谐 《禅和之声》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66、《道德真经广圣义》述论 《上海道教》2008年第1

67、论全真道的真性观念 《齐鲁文化研究》第七辑

68、论道教戒律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中国宗教》2008年第7

69灵化二十四考释 《杭州师院学报》2008年第5

70、论佛教思想对全真道的影响    《佛学研究》2008年,总第17

71、论道教的生态智慧与环境保护     《当代宗教研究》2009年第1

72、论道教诗词的思想意境与艺术特色 《道家文化研究》第24辑,三联书店2009年版

73、惠能禅由广东向海外的传播 《韶关师院学报》2009年第1

74、论道教的和谐思想及普世价值 《江苏民族宗教》2009年第5

75、论道教宫观经济的特点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中国宗教》2010年第1

76、道教与基督教幸福观的比较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

77、论全真道龙门派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3

78、艾香德牧师与中国佛教:民国时期一个宗教对话的案例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6

79、什么是宗教对话的准则?《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1

80、葛洪与魏晋玄学 《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

81、论道教幸福观的特点与现代意义 《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

82、从《周易参同契》看易学在道教中的传播与影响 《周易研究》2011年第2

83、即世而超越:论道教的出世与入世 《深圳大学学报》2011年第2

 

 

三、科研项目    

 

1、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儒学文化大观 1996-1999

2、台湾文化三清宫项目: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1997-1999

3、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禅宗与全真道比较研究 1997-2000

4、教育部九五社科基金项目:惠能评传 1998-2000

5、教育部九五社科基金项目:杜光庭评传 1999-2004

6、台湾中流基金项目:杜光庭道教思想研究 2000-2001

7 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杜光庭与唐宋道教思想2003-2005

8、南京大学985工程基地项目:东亚道家与道教 2005-2008

9、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项目:东亚道教研究2006-2008

10、教育部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东方道文化的特质与精神” 2010-2012

11、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重点项目《儒藏》(精华篇)集部汉至五代2010-2012

 

四、获奖情况

 

11998中国道家道教思想研究获南京大学新鸿光教育发展基金优秀成果奖

21999年《惠能评传》获南京大学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00年《惠能评传》获江苏省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2001年获南京大学金箔奖教金

52003年《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获南京大学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2004年《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72004年《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82005年《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获南京大学第五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920052006年获台湾华藏奖教金

102007年《杜光庭评传》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五、学术评价

 

1、《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3期转载《从”——康有为哲学体系思维轨迹之探讨》

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11期全文复印《康有为哲学体系新探》

3、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42期全文复印《禅玄社会观之异同》

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6年第1 期全文复印《试析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双向选择》

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2 期全文复印《论早期全真道心性论的理论旨归》

6、《论早期全真道心性论的理论旨归》、《论道教仙学两次理论转型的哲学基础》等论文

7、《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发表《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介绍

8、《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期刊载书评介绍《如来禅》一书

9、《学术信息》19981015日专文评介《如来禅》一书

10、中国宗教学会会刊《大道》1998年第6期发表专文评《如来禅》

11、台湾《鹅湖》杂志199911月刊登专文评价《如来禅》

12、《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12期发表专文评《惠能评传》

13、《99’哲学发展报告》介绍《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14、《1999年哲学年鉴》介绍《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15、《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发表《茅山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介绍《经国理身——论道教的终极理想及其现代意义》的主要观点

16、《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发表《道教思想与社会发展进步学术研讨会综述》介绍《试论当代道教的理论建设》的主要观点

17、《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1期发表书评《期望宗教学术研究的新飞》评价《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

18、《上海道教》2004年第1期,发表《2001-2002年我国道教研究综述》介绍《从三教融合看净明道的特点》

19、《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刊文评介《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20、《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刊文介绍《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21、《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刊文介绍《杜光庭评传》

222005-2006年《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刊文介绍《杜光庭评传》

232005年《中国哲学年鉴》刊文介绍《杜光庭评传》

24、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6年第6期全文复印《论道教身心观的文化特质及现代意义》

25、香港《弘道》2008年第2期发表书评《道教文化意义和生存智慧的深层诠释与立体呈现——评孙亦平教授〈道教的信仰与思想〉》

26、《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发表书评《道教文化价值的现代诠释——评孙亦平教授新著〈道教文化〉》

 

六、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宗教与社会

研究生课程:道教概论、宗教学概论

博士研究生课程:道教专题研究

                                                         (编辑:李文彬)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