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以来,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思想上对于“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等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在实践上还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内生动力不足、运动式一刀切等现象。本文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提出作了细致梳理,对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和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践行主体,探析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方向,是我们宗教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进的永恒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进程,更好地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宗教;中国化;五个认同;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张风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编号:03JZD007)阶段性成果。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以来,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思想上对于“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等问题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在实践上还存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内生动力不足、运动式一刀切等现象。本文拟就“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提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思想认识、不断探索“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等问题略作梳理,以就正于方家。
一、“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提出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1]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2016年4月2 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2]
2017年1 0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写入《十九大报告》中,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
2020年8月28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并将“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作为藏传佛教健康传承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4]
2020年9月2 5日,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问题,指出:“要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5]
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出:“党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6]
2021年1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作为“九个必须”之一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并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统筹推进相关工作”。[7]
2022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统战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十二个必须”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8]
2022年1 0月1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宗教工作的有关论述:一是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肯定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在报告的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之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重申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加强宗教问题研究、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9]
二、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逐步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导得到明显加强。围绕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活动和重大决策部署,指导组织宗教界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四进”即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和宗教院校;在宗教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活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
(二)宗教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共识已经形成,宗教中国化正在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推进。各全国性宗教团体都制定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工作规划;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规章制度不断修改完善,为我国各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宗教界按照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努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尝试改进讲经讲道、解经释经工作,努力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逐步贯穿在宗教院校教育教学和宗教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
(三)各宗教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和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积极发扬“慈悲济世”“利乐人群”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着力加强教风建设,不断增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行动自觉。
(四)在对外宗教交流中,各宗教通过“世宗和”“亚宗和”“中宗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等多个渠道,通过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德经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宣讲中国文化和宗教中国化特色,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新时代我国宗教的中国化虽然作出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例如,对为什么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实践主体、实践路径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中国化阐释和中国宗教思想体系建设还不够系统深入,既精通宗教经典教义、又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通”人才还严重匮乏,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举措有些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既有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又有运动式一刀切现象,需要我们正确面对,认真解决。
三、不断深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正确把握了“怎么看”,才能有效探索“怎么办”。深入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首先要不断深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思想认识,对新时代我国宗教为什么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谁来中国化等问题要有深刻明晰的认识。
(一)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其一,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宗教生存发展普遍规律的客观要求。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不是党和政府强加给宗教界的任务,而是宗教生存发展普遍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健康传承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其二,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的五大宗教中,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从外部传入的,都经历了长期的、主动的本土化,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逐步相适应。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宗教牢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走出了符合国情特点的中国化道路,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我国各宗教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传承发展的根本方向、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顺之即昌盛,逆之则衰亡。
其三,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要求。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根本特征的内在要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其四,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宗教出现了一些与中国化方向相背离的倾向和苗头,若不加以纠正扭转,势必会带来重大风险,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对于“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不少人还有模糊的认识和疑惑。例如,佛教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已完成了中国化,怎么还要中国化呢?道教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怎么还能说要中国化呢?之所以产生这些疑惑,一是把历史上的宗教中国化与新时代的宗教中国化混为一谈,二是把“中国化”只是机械地理解为某种“结果”,没有认识到“中国化”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动态发展的过程。所谓“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更是时代性的要求。就此而言,不仅尚未完全摆脱外来宗教色彩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深入推进中国化”的问题,即使是历史上已完成中国化的佛教和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道教,也都还有不断推进中国化的任务。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尚且要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我国宗教就更需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走深走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
(三)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践行主体。在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10]既指明了“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又明确了“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主体是我国宗教界。在2021年新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宗教学研究队伍“三支队伍”建设,指出:“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让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宗教知识,不断提升导的能力。要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11]这“三支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重要力量,也都肩负着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责任。其中,党政干部队伍的主要职责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领导、引导、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宗教界代表人士是引领我国宗教和广大信教群众坚持中国化方向、推进中国化进程的践行主体;宗教学专家学者则可以为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研究成果借鉴、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智力支撑。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既明确三支队伍的各自职责,又聚合三支队伍的共同力量,就能将我国宗教的中国化不断推向深入。
四、不断探索“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持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四进”活动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不断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既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前提,也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目的,必须作为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核心任务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二是既要深刻总结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继承发扬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及时梳理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鲜活实践,积极探索新时代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我国各宗教在历史传承发展中,既在总体上坚持了中国化的根本方向和发展趋势,又与中国本土政治、文化、社会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出现过“法难”“禁教”等严重事件。历史的这些经验教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刻总结、引为镜鉴,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不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作了不少新的探索,也需要及时加以总结提炼,以更有效地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宗教教义教规的中国化阐释和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建设工作。这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标志和关键,也是最深层次、最难完成的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深入下去,就不能停留在宗教经典的某些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比附上,更不能错误地、颠倒地解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宗教经典,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宗教经典和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宗教思想体系。
四是要加大“三支队伍”培养力度,切实做好“三支队伍”建设工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离开了“三支队伍”建设,我国的宗教工作就失掉了主体、失掉了依托、失掉了根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要求,统筹谋划,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发展、相关院校建设、三支队伍培养等各项工作,才能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背离“中国化”方向、影响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宗教领域总体有序与局部乱象同时存在,有的宗教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国化方向相背离的倾向和苗头,宗教领域还有一些亟待防范和化解的重大风险。这都要求我们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进程中,“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统筹推进相关工作”,“要切实解决影响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12],特别是“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13]。
总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方向,是我们宗教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进的永恒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推进,不断深化,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进程,更好地引导我国宗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人民日报》,2015年5月21日。
[2]《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4]《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人民日报》,2020年8月30日。
[5]《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20年9月27日。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7]《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民日报》,2021年12月5日。
[8]《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10]《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11]《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民日报》,2021年12月5日。
[12]《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人民日报》,2021年12月5日。
[13]《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6期,该编辑部已授权转载)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