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616页,50万字。
本书对中国佛教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禅宗在唐五代时期的成立和迅速兴起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论述。第一章着重介绍禅宗正式形成之前的禅经翻译和主要禅法;第二章介绍禅宗“史前”酝酿期从菩提达摩至僧璨的事迹和对后世禅宗有较大影响的禅法思想。此后各章介绍中国禅宗的初创期、南北宗并立期和南宗独盛期、禅门五宗形成及它们早期传播的历史。
全书注重结合社会环境对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察。重点有:1、唐五代禅宗史上代表人物和生平事迹、重要著述和思想、主要弟子;在论述他们的禅法思想时注意考察他们所依据的佛典及他们对此所作出的独特解释,并揭示他们对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吸收和发展。2、唐五代朝廷和中央、地方官员与重要禅僧之间密切交往的情况。认为禅宗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得到藩镇节度使、中央委派的流动性的观察使、州刺史为首的地方军政官员的支持,五代时得到某些割据王国的优遇。3、对禅门五宗的“门庭施设”或门风的介绍,置于从整体上介绍各宗禅法之后,有意强调它们只是运用各宗禅法对弟子、参禅者传禅施教的手段和方法。4、注意介绍外国,特别是笔者比较熟悉的日本的禅宗研究成果,并且根据情况加以吸收。5、除利用传统资料外,尽可能利用最新发现的资料,其中包括敦煌禅籍、碑文、地方志、考古发掘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