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经济史、制度史等研究范式呈衰落气象,社会史、文化史则备受学者青睐。大量欧美新理论被引介进国内,囫囵吞枣式生搬硬套的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热闹之余,实质性的推进则不多。故近几年,呼唤本土理论建构、要求建立“中国学派”的呼声日益高涨。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史料,推进旧有研究不外乎两条路径:新史料的发掘、旧史料的重新关联与解读,不管哪条路径,背后都需要新的研究视野来支撑。因此,本专栏以“古史新视野”为题,就是要在严谨的史料解析基础上,凸显新理论、新方法给中国古代史研究带来的新镜像。
本期的主题是“历史书写”。这是一种发轫于日本,在中国中古史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理路,并有波及其他断代史研究的迹象。尽管目前对这种研究理路还存在不少争议,尤其是来自实证史学的质疑声音巨大,但不可否认,在传统史学史研究之外,“历史书写”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甚大,后者才是其内核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书写”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几乎都出自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一以传统政治史、制度史研究见长的机构,他们的研究中也无一不带有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子。因此,中古史的“历史书写”并不全然只是后现代主义的注解,它本质上是对传统史学的解构与建构过程,不失为一种新视野的尝试。
摘要:中古时期的正史里有不少佛教记述,除了《魏书·释老志》外,正史《五行志》中的佛教记载相对集中。本文以“永宁见灾”和“佛像流汗”两类佛教神异的叙述模式为例,分析此类神异故事被载入《五行志》的过程。大体在佛教史学创立之初,传统史学中的诸多叙述策略、思想观念等即流淌其间,难以区隔。有些释家神异故事本就是由士人创作,经僧传采录后又被正史吸收。有些神异故事则是以传统史学的笔法来撰写的。无论经由何种方式进入正史,都经过了改造,以符合儒家政治的理念。由于佛教神异故事与中古正史在“感通”上具有共同话语,前者才能在正史的话语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释家神异;儒家话语;《五行志》;佛教书写
作者:游自勇,男,福建莆田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期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附件:释家神异与儒家话语:中古《五行志》的佛教书写.pdf
(编辑:许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