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现在的位置:中国宗教学术网>>著作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杨曾文先生七秩贺寿文集》   2019年11月13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主    编:宗性、道坚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

 

目录

杨曾文先生简历和著作目录

 

杨曾文先生和《六祖坛经》研究/田中良昭

跟随曾文老师学习的日子/吕真观

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先生访谈/纪华传

以平常心做不平常事——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先生/黄奎

行政上的所长学问上的老师/园慈

杨曾文与中日佛教学术会议/高洪

 

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牧牛品》说起/李志夫

关于真字《正法眼藏》诸问题/石井修道

略说中国佛教南北禅宗的异同/邢东风

慧能“无念”禅法及其修学意义/若宽

《六祖坛经》的基本禅法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法缘

试论慧能《坛经》的教学风格/伍先林

禅宗无相忏悔的理论与实践/冯焕珍

禅宗“心地”思想的演变——兼谈《坛经》和《曹溪大师传》的心性论/斋藤智宽

《传法宝记》的作者及其禅学思想/杨富学|王书庆

行进中的中国禅宗——从达摩、慧能到百丈/温金玉

此《观心论》与彼《观心论》/ 陈坚

神会禅法思想评析/刘元春

《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与宗密的禅宗史观/邱高兴

仰山慧寂生平事迹略考/华方田

随机施教——试论杨岐方会禅师的教学方法/觉多

唐志勤禅师生平重考/王荣国

惠洪禅学的人间性格/刘泽亮

真歇清了及其黑水城本《劫外录》/宗舜

明教契嵩禅师儒佛会通论/戒毓

中峰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纪华传

浮山华严寺朗目本智禅师评传/黄夏年

雪关智訚生平交游考略/冯国栋

临济高僧破山禅师游学江南及其禅学性格的养成/道坚

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的关系/许德存

 

中国对《法华经》思想的接受/管野博史

“空”与“无”——从佛教思想史角度的审视/木村清孝

中印文化互动与隋唐的佛教创宗及学术文化/洪修平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2003/杨曾文

宋元明清佛教史论纲/魏道儒

法显携归之《大般泥洹经》的译出与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张风雷

鸠摩罗什与真谛入华前后命运同异之比较/李利安

论梁武帝——“我为什么会是一个佛教徒”/何云

日严寺考——兼论隋代南方佛教义学的北传/王亚荣

庐山东林寺大律师熙怡大师考/徐文明

九华山金地藏断想三则/张新鹰

论法照净土思想的特色/圣凯

天台宗的观音论:以天台对《观音菩萨普门品》的诠释为中心/龚隽

湛然与中唐天台宗风的拣择/俞学明

论《华严经》、华严宗对禅思禅诗的影响/吴言生

论不空的判教思想/吕建福

明末遗民的佛教思想/潘桂明

清初禅宗之社会角色与文化认同——清世祖倒向禅宗之现象略析/周齐

清代顺治朝度牒制度的嬗变及原因/杨健

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慈航与太虚和圆瑛之关系探析/何建明

近代汉传密教复兴背景下悉昙典籍的撰述与传播/周广荣

印顺法师人间净土思想刍议/刘成有

 

“自通之法”的深层探索——依“缘起”法则作为论述脉络/释昭慧

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李四龙

圣德太子——实像与虚像之间/末木文美士

“孝名为戒”:中国人对佛教孝道观的发展/广兴

汉译佛典中“心”的主要含义及其在中国佛教中的使用/姚卫群

戒律在中国古代法律与司法中的反映/严耀中

“佛教社会”及其社会理论刍议/李向平

佛、道“有无”观略辨/吕有祥

再论静安寺的创建年代——与杨渤海先生商榷/夏金华

太虚大师在文殊院/宗性

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演进/尕藏加

《胜天王般若经》在中国的传译和影响/蔡宏

论度母的起源与文化模式/德吉卓玛

 

后记

 

(编辑:许津然)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报道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