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玉辉:北京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如何健康发展    2014年6月4日 中国宗教学术网

北京东岳庙是可与白云观并列的北京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对北京的道教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北京的文化事业发展也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但今天东岳庙的道教文化事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让东岳庙的道教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为道教文化事业和社会文化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摆在道教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现状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道在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直到今天,庙内仍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和民间信仰文化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发展今天的道教和民间信仰文化事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事实上,北京东岳庙自元代建立以来,在历史上一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道教正一派庙宇,驰名海内外。元、明、清至民国数百年间,北京东岳庙道教传承不断,成为北京香烟鼎盛的道教圣地,一直是道教正一派纯正的宗教活动场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侵入北平,庙内道士被驱赶;其后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北京东岳庙一直被其他社会机构所占用,未能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1995年底,东岳庙房产权、管理权、使用权被移交给北京市文物局。随后,市文物局将其转交朝阳区人民政府。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东岳庙管理处,并以东岳庙为基础成立北京民俗博物馆。1999年,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85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至今,虽然该庙已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但交付道教团体使用的场所仅为中间的部分殿堂和设施,大部分的场所设施仍然为民俗博物馆占用和控制。

 

目前,虽然道教团体和教职人员已经入住东岳庙,但由于东岳庙管理权未能移交及场所限制,道教文化活动仅限于平常为道教信众提供的神仙崇拜活动,以及道教节庆时期的庙会和法事活动。其他方面就是配合民俗博物馆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存在的困难

 

通过东岳庙现状的考察,笔者认为存在一系列的困难阻碍着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困难主要是:

 

第一,东岳庙道教主体地位未确立,东岳庙文化的根本特性、固有内涵和特色未能体现。

 

东岳庙虽然自建立以来就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庙宇,但由于近几十年的政治和社会原因,东岳庙的道教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虽然2008年正式恢复为道教场所,但民俗博物馆并没有撤出,场所设施也没有全部收回,而且在文化的展示和管理运作方面,民俗博物馆还占着主导地位,道教的地位只是从属的、次要的、被限制的,无法按照东岳庙传统固有的道教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来展示其文化内容,开展其文化活动。这就让许多人以为东岳庙主要体现的文化元素是民俗的而不是道教的,或只是民俗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混杂体,致使东岳庙根本的道教文化无法在东岳庙中体现出它应有的主体地位。这也使得当前东岳庙的文化展示呈现一种杂乱、低俗、无主题、缺内涵、无特色的局面。

 

第二,道教文化缺乏系统展示和活动场所。

 

要发展道教文化事业,就必须有相应的场所和设施。但由于东岳庙大部分场所和设施被民俗博物馆占用和控制,道教团体既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全面展示道教文化的各种内容,更没有硬件条件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道教信仰活动需要特定的殿堂神像、广场空间以便完成相应的崇拜仪式;而道教社会文化活动也需要相应的房屋、广场等活动空间。但由于目前东岳庙的场所设施未收回,道教团体又缺乏场所设施使用的权限,致使许多文化活动无法开展,从而严重影响东岳庙各项道教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当然也使其道教文化功能难以发挥。

 

第三,道教文化事业建设未能全面展开,道教文化功能发挥明显不足。

 

虽然道教团体2008年就已经入住东岳庙,但由于东岳庙大部分殿堂设施没有交付道教团体,道教团体没有东岳庙事务的主导权,致使道教团体无法进行全面的道教文化事业建设,只能做一些小型的、常规的法事活动,较大型的法事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即使每年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道教团体能开展的文化活动也十分有限。事实上,正是因为东岳庙道教主体文化事业及特色信仰文化事业无法全面建设,也使得东岳庙的道教文化功能的发挥明显不足。

 

第四,道教文化事业无法整体规划发展,管理运作各自为政,社会效益不高。

 

东岳庙由民俗博物馆和道教团体分头管理运作,民俗博物馆按民俗文化的思路进行管理运作,道教团体按道教文化的思路进行管理运作,结果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无法达到文化事业发展的整合效果。而且,由于民俗博物馆在东岳庙具有主导地位,加之利益的因素,民俗博物馆和道教团体还常常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到东岳庙文化事业的整体统一健康发展,东岳庙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也难以呈现出来,更未能显现出其在整个北京文化事业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解决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当前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第一,确立东岳庙道教主体地位和核心地位,场所应全部交付道教团体,其他机构全部撤出。

 

没有道教就没有东岳庙;没有道教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地位,东岳庙就会失去文化的灵魂和深刻内涵,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它自身的特色、魅力和生命力。其实,中国古代的许多民俗都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来自道教就是融于道教,道教信仰往往是它们的文化之根,没有道教信仰,民俗必然蜕变为徒有其表的苍白形式,最终走向衰败。很显然,靠民俗机构经营东岳庙,难以真正展示东岳庙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度,甚至会使它沦为牟利的工具,让东岳庙文化形式化、杂乱化、低俗化、商业化,并最终失去其文化的真正价值。

 

有人会说,北京道教文化场所已经有个白云观,东岳庙并不是那么重要。殊不知,白云观是全真道场所,东岳庙是正一道场所,而且东岳庙在古代还是皇家道场,白云观和东岳庙代表的是道教两大基本的派别,在道教文化上各有其特性和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也只有通过这两处道教场所才能完整地展示北京道教文化的全貌。在具体措施上,应将东岳庙的全部殿堂设施归还道教团体,将民俗博物馆彻底迁出东岳庙,或将民俗博物馆作为东岳庙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交予道教团体统一管理,以便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整体运作和建设管理。

 

第二,整体规划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

 

要真正发挥出东岳庙在北京文化事业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对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发展规划。必须通过整体规划的制定,明确东岳庙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规划文化项目和内容,找出合适的发展方式和路径,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前推进。整体规划要为东岳庙的文化事业发展提出完整的蓝图和基本的政策和路线。规划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东岳庙道教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站在整个北京文化事业的立场来构思,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规划;(2)既保证满足道教信众的信仰需求,也发展其社会事业,满足社会大众的道教文化需求;(3)规划必须包括硬件设施、管理运作制度、文化活动项目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在注重道教信仰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道教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宗教文化事业存在两种基本的类型,即信仰事业和社会事业。信仰事业为信众提供服务,满足信众的信仰需要;社会事业则为其信众之外的人群提供服务,满足非信教群众对其文化的认识、了解和体验等需求。东岳庙的道教文化事业也应该划分为信仰事业和社会事业两个部分,并在注重信仰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更大的意义和价值恰恰应该是满足国内外非道教人士对道教文化的认识、了解和体验的需要。所以,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更需要认清道教文化事业的两种类型,消除对道教文化事业发展的狭隘理解和顾虑,让道教社会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为具有北京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东岳庙道教社会事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道教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道教文化旅游事业、道教慈善公益事业、道教文化养生事业、道教丧葬祭祀文化事业、道教养老事业等。至于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如何选择具体的事业及其运作经营模式,则可以根据情况来加以选择,比如道教文化旅游事业、道教节庆文化事业、道教养生与养老文化事业、道教慈善公益事业等,就可以作为东岳庙独特的文化事业项目来加以重点规划和发展。

 

第四,通过打造各种道教文化项目和品牌来促进东岳庙文化事业的发展。

 

要发展东岳庙的道教文化事业,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管理运作制度,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道教文化活动项目来实现。所以打造一系列的道教文化项目和品牌是促进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

 

第五,以道教为主导和核心,整合各界资源,共同推进东岳庙文化事业的发展。

 

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应以道教界为主导和核心,政府及学术、文化、商业等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共同推进。东岳庙道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由道教界为主导和核心来进行,否则会出现背离道教精神和价值的倾向,那种由企业来主导的商业化发展模式更是要坚决摒弃。但东岳庙的道教文化事业又不能仅靠道教界来完成,这是因为道教文化事业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才能使其得到发展。在这中间,政府的支持是需要首先保证的,没有政府的支持,道教文化事业将很难得到发展。其次是学界和文化界的支持,因为道教文化事业涉及许多专业性的问题,必须有学术和文化的把关才不至于走偏方向。此外,社会其他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系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来源:201364日《中国民族报》)

                                                          (编辑:霍群英)


免责声明
  • 1.来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 2.文章来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收藏本页 】 【 打印 】 【 关闭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人:许津然  电子邮箱: zjxsw@cass.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859房间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477